中彩那天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

考试题库2022-08-02  23

问题 中彩那天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母亲常安慰家里人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 ,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父亲是汽车修理厂的技工 ,技术精湛 ,工作卖力 ,深得老板的器重。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一天放学回家 ,我看见城里最大的那家百货商店门前挤满了人。原来 ,一辆崭新的奔驰牌汽车将以抽奖的方式馈赠给中奖者。当商店的扩音器高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 ,表明这辆车已属于我家时 ,我简直不敢相信那是真的。不一会儿 ,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只是 ,他的神情严肃 ,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 ,都被他赶了下来。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中了彩还不高兴 ,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向母亲诉说刚才的情形。母亲安慰我说 :“不要烦恼 ,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的吗 ?”我迷惑不解地问。 “过来 ,孩子。”母亲温柔地把我叫到桌前。只见桌子上放着两张彩票存根 ,号码分别是 05102和 05103。中奖的那张号码是 05102。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又看 ,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 K字。母亲告诉我 :“K字代表库伯 ,你父亲的同事。”原来 ,父亲买彩票时 ,帮库伯先生捎了一张 ,并作了记号。过后 ,俩人都把这件事忘了。可以看出 ,那K字用橡皮擦过 ,留有淡淡的痕迹。“可是 ,库伯是有钱人 ,我们家穷啊 !”我激动地说。话音刚落 ,我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 ,接着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 ,是打给库伯的。第二天 ,库伯先生派人来 ,把奔驰汽车开走了。那天吃晚饭时,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父亲显得特别高兴 ,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成年以后 ,回忆往事 ,我对母亲的教诲有了深刻的体会。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 ,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 (1)若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 ,试拟定教学目标。 (10分)(2)为本课设计 3组课堂提问并简要说明理由。 (15分)(3)为本课设计一则板书并简要说明理由。 (15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教学目标 :
①认识本课的 20个生字 ,学会其中的 14个生字 ,学生能够运用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③学生通过学习课文 ,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品质 ,懂得 “诚信是人生的财富 ,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 ”的道理。

(2)问题一
:读了这篇课文 ,你知道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理由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是中学段学生阅读训练的重点 ,教师可根据学生已知内容随机点拨并加以指导 ,使“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这项训练落到实处。】问题二 :父亲面临的 “道德难题 ”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难呢 ?【理由 :抓住这一牵动全文的问题 ,可省去许多不必要的提问 ,同时使学生的探究阅读有了明确的目标导向。】问题三 :“我看了又看 ,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 K字。可以看出 ,那 K字用橡皮擦过 ,留有淡淡的痕迹。”从这一个 “擦”字,我们感受到了父亲左右为难的矛盾心理 ,现在咱们反过来想一想 ,在擦去 K字的时候 ,父亲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情 ?什么样的动作呢 ?心里想些什么呢 ?我们来试着写一写。【理由 :抓住文段的空白之处 ,引导学生想象父亲当时的动作和神态,并迁移练笔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来表达心理的方法。】

(3)板书
:
中彩那天
买彩 ———中彩 ———改彩 ———送彩
我:高兴 ———闷闷不乐



爸爸 :神情严肃理由 :揭示课文的主要内容 ,突出课文内容的重点和关键 ,准确地扣住作者的思路。


-----------

(1)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维持、财富”等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结合文中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正确分析父亲刚正、诚实、讲信用的人物形象。?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手法,学会首尾照应的表达手法。提高自己的体悟理解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诚实、讲信用是是人生最大的精神财富,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
(2)为本课设计3组课堂提问并简要说明理由。(15分) ??
第1组:父亲角度?
问题1: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父亲的描写,谈谈感受。 ??
问题2:概括父亲身上的高贵品质。?
问题3:父亲内心“选择“与”矛盾“的核心是什么,请你设计父亲的内心独白。 ?
理由: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这组问题从父亲的角度,通过逐层提问设疑,深入文章中心,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理解诚信守实的做人原则,明白“道德难题”的真正内涵。
第2组:母亲角度?
问题1:如何理解开头段落母亲说的“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的含义,请同学们带着疑问读课文,解读“财富”的含义?
问题2: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什么是“道德难题”,我心中的疑问解开了吗??
问题3:父亲解决了这个道德难题了吗?我明白了吗?请谈启示。?
理由:从母亲的角度,串起全文情节脉络,让学们清晰明了把握文章重点。
第3组:“我”的角度?
问题1:文中“我”的情绪变化是什么样子的? ??
问题2:我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情绪??
问题3:我“释怀”了吗?明白了吗?我们家最富有的是哪个时刻?为什么?
理由:从“我”的角度,更能让学生深入文本作者的内心,更能通过“第一人称”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1376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