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男,1962年出生,本科学历,曾是一家汽车销售公司的总经理,妻子是国家公务

免费题库2022-08-02  25

问题 张某,男,1962年出生,本科学历,曾是一家汽车销售公司的总经理,妻子是国家公务员,夫妻感情较好。但后来,他利用职务便利收受财物合计人民币90万元,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三年后,由于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认罪伏法,积极劳动,确有悔改表现,考虑到其对社会的危害性较小,给予假释,并接受社区矫正。 张某在社区矫正期间严格要求自己,表现很好,对受贿一事后悔莫及。由于张某正值事业的辉煌时期犯了错误,尤其是因为他的父亲一直不能原谅他,他在社区矫正期间,内心一直有着很重的阴影,使他无法重新面对生活。他的父亲远在他乡,从小一直疼爱他,把他当作家里的骄傲,可是现在他这个“骄傲”在父亲的眼里、在大家的眼里却是一个罪犯。父亲不允许他这个犯罪的儿子回家乡看望他,不接受儿子的孝心。现在有大公司以高薪聘请他,他也毫无兴趣,因为他认为自己的亲人都接受不了自己,别人也会很难接受自己。 【问题】 指出张某现在的困难,请按照社会工作实务通用的过程模式设计一个完整可行的服务过程。

选项

答案

解析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共包含六个环节: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对照上述案例,这六个环节的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接案
案主基本情况:张某,男,1962年出生,本科学历,曾是一家汽车销售公司的总经理,妻子是国家公务员,夫妻感情较好。但后来,他利用职务便利收受财物合计人民币九十万元,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三年后,由于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认罪伏法,积极劳动,确有悔改表现,考虑到其对社会的危害性较小,给予假释,并接受社区矫正。
矫正情况:社区成立了矫正小组对张某进行矫正。矫正期间他积极配合,表现很好。通过社会工作者与张某接触,发现张某是一个能正确认识到自己错误的人,认为犯罪应该受到处罚,也愿意接受法律的制裁。但是以他为骄傲的父亲对他犯罪特别不接受,一直不能原谅张某,使张某无法面对新的生活。
分析情况:社会工作者认为,张某具有悔改的态度,并且用自己的行为表明了对犯罪的悔恨。此时主要的任务是帮助他走出阴影,让他的父亲能接受他。
(2)预估
通过对张某家庭的了解,他的妻子是国家公务员,对他的行为能给予一定的理解,目前夫妻之间关系很好,家庭也没有负担。
分析情况:张某有良好的个人能力,在个人的事业发展方面有较好的前途,在个人的价值观上也有良好的基础。
界定问题:①因犯罪前科带来的心理问题;②和父亲的关系问题。
(3)计划
工作目的:帮助案主顺利渡过矫正期,完成重新社会化的过程;
工作目标:调整案主的认知问题,减少其心理障碍;调解案主与父亲的关系;
介入系统和介入计划: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服务将涉及到司法系统、社区服务中心及案主的家庭等系统,把这些系统充分调动起来才能帮助案主完成矫正。主要的计划包括:心理辅导、情绪疏导、沟通技巧训练及完成司法矫正规定的任务。
(4)介入
按照计划开展一系列具体活动:
①与案主面谈,沟通,接纳,倾听,帮助案主释放内心的压抑情绪;
②有目的地安排案主到养老院为老人做社区服务,提高案主与老人的沟通能力,以便今后与自己的父亲进行沟通;
③在社会工作者的帮助下,通过与张某不断的沟通和训练,让张某的妻子在给公公每周都打电话关心公公生活情况的过程中,逐渐汇报张某悔改并想要孝顺父亲的愿望,促使张某的父亲原谅儿子。
(5)评估
比较设计的目标,案主实现了重新的社会化,完成了矫正任务。
(6)结案
结案原因:案主赢得了父亲原谅,拥有了积极的生活态度,完成了矫正任务;
结案建议:建议案主和社工保持联系。社会工作者对案主保持关注的态度。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0465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