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真题)甲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三免三减半政策。20×1 年至 20

最全题库2022-08-02  32

问题 (2018年真题)甲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三免三减半政策。20×1 年至 20×3 年享受免税政策,20×4 年至 20×6 年享受减半政策,享受所得税税率为 12.5%。 (1)20×3 年初甲公司以 6 000 万元取得的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开始提取折旧,资产使用年限为 5 年,甲公司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税法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20×7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将自用 B 办公楼拟对外出租给乙公司,租赁期限为 3 年,每年年末收取租金 240 万元,甲公司在出租日拟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该房地产,该办公楼的账面原值为 800 万元,截止至转换时已计提折旧 400 万元,取得时的预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20×7 年初 B 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 1 300 万元,2×17 年年末 B 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 1 500 万元。 (3)20×7 年 7 月 1 日甲公司以 1 000 万元购买一项国债资产,该债券面值为 1 000 万元,票面利率为 5%(实际利率等于票面利率),甲公司将其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 (4)20×7 年甲公司对外捐赠支出为 600 万元,税法要求用于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 12%的部分,准予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结转扣除。 甲公司 20×7 年实现的利润总额为 4 500 万元。 要求:(1)根据资料(1),分别计算甲公司 20×3 年至 20×7 年各年 A 设备应计提的折旧,并填写完成下列表格。(2)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公司 20×3 年至 20×6 年各年末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余额。(3)根据资料(2),编制甲公司 20×7 年与 B 楼房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及其后续公允价值变动相关的会计分录。(4)根据资料(3),编制甲公司 20×7 年与购入国债及确认利息相关的会计分录。(5)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公司 20×7 年的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以及 20×7 年末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余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选项

答案

解析 1.20×3 年 A 设备应计提的折旧=6 000×5/(1+2+3+4+5)=2 000(万元) 20×4 年 A 设备应计提的折旧=6 000×4/(1+2+3+4+5)=1 600(万元) 20×5 年 A 设备应计提的折旧=6 000×3/(1+2+3+4+5)=1 200(万元) 20×6 年 A 设备应计提的折旧=6 000×2/(1+2+3+4+5)=800(万元) 20×7 年 A 设备应计提的折旧=6 000×1/(1+2+3+4+5)=400(万元) 单位:万元2.该设备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于每年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20×3 年末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400×12.5%+400×25%=150(万元) 20×4 年末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400×12.5%+800×25%=250(万元) 20×5 年末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400×12.5%+800×25%=250(万元) 20×6 年末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800×25%=200(万元)3.B 办公楼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时: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1 300  累计折旧 400  贷:固定资产 800  其他综合收益 900  20×7 年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2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  年末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为 1 500 万元,计税基础为 400-800/50=384(万元)。4.取得债权投资时 借:债权投资 1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20×7 年年末确认利息收入 借:应收利息 25  贷:投资收益 255.应交所得税=(4 500-800-200-16-25+60)×25%=879.75(万元) 所得税费用=879.75+(800-60)×25%+279-(1300-400)×25%=1 118.75(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1 500-400+16)×25%=279(万元) 借:其他综合收益 225[(1 300-400)×25%]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25  借:所得税费用 1 118.7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54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879.75  递延所得税资产 18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aiwukuaiji/40030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