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

免费题库2022-08-02  6

问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2021年,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三农”工作转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具体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五位一体”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选项

答案

解析 (1)产业兴旺奠定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乡村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兴旺的产业,农民就业增收就保障不了,农村留人聚气也会很困难。当前我国农村人口资源要素持续外流,部分农村凋敝,关键是产业没有发展起来,特别是非农产业发展不充分。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不仅要有鸡犬相闻的田园风貌,更要有充满活力的乡村经济。产业兴旺,明确了要在何种水平上实现振兴的问题。
(2)生态宜居衡量乡村振兴的内在品质。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绿色是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底色。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农村美,美在“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自然生态,美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乡村产业兴旺,不能以牺牲环境、透支资源为代价;农民生活富裕,应该形成低碳绿色生活方式,不能让“垃圾围村、污水横流”的现象存在。生态宜居,明确了要以何种品质实现振兴的问题。
(3)乡风文明塑造乡村振兴的主体价值。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具有浸润人心、引领向善,规范行为、凝聚力量的积极作用。文明乡风是乡村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内核,能为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社会治理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不能忽视甚至牺牲乡土文化的独立性和主体性,乡土文化不能成为城市文明的附庸,应促进乡村文化特色与城市现代文化融合,让乡风文明更具时代性、更富生命力。乡风文明,明确了要以何种精神风貌实现振兴的问题。
(4)治理有效关系乡村振兴主体能动性。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在城乡融合发展新阶段,城乡人口流动性增强,部分农村劳动力会继续向城市转移,部分城市人口会下乡,农村人口结构、治理结构将更加复杂。要有效调动、高效组织各类主体参与乡村振兴,需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治理有效,明确了要如何凝聚农村各方力量实现振兴的问题。
(5)生活富裕明确乡村振兴的目标导向。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是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文化建设、社会治理的重要目标。推进乡村振兴,必然是惠及广大农民的振兴,是让亿万农民过上更加富裕体面有尊严生活的振兴。为此,需要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来发展产业、优化生态、传承乡风、强化治理,把乡村真正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生活富裕,明确了为了谁、为了什么而振兴的问题。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aiwukuaiji/273263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