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正处在经济结构的转型期。作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

最全题库2022-08-02  41

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正处在经济结构的转型期。作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两大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货币政策需要适应这种变化。同时,我国正处在数量型货币政策向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转型期,面临着数量型货币政策有效性渐失且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的难题。<1>.我国的货币政策框架为什么要转型与创新?<2>.?我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与创新的实践具体包括哪些内容?<3>.我国的双支柱调控框架具体含义是?

选项

答案

解析 <1>.我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与创新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我国经济发展告别高增长期,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宏观经济面临“三期叠加”的局面。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原有货币政策框架下的产能过剩、地方债务、房地产泡沫等多重经济风险进一步暴露。若继续保持传统的数量型调控方式,不仅难以实现经济转型,还会带来更大的风险。此外,随着我国金融创新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传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被削弱。
2.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的分化。
在基础货币创造层面,外汇占款从 2010 年开始相对收缩,2015 年后发生方向性逆转,由释放基础货币转为回笼基础货币,货币信用体系日趋复杂化。同时,全球经济形势自 2015 年以来呈现出较强的分化局面。受此影响,未来我国外汇占款的趋势性下降将极大影响基础货币的投放,传统的通过结售汇和发行央行票据来投放基础货币的路径面临巨大挑战。

<2>.我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与创新的实践主要围绕货币政策框架的构成因素展开,包括:
1.调整货币政策目标,数量调控逐步转为价格调控
(1)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
(2)中央银行尝试建立了以常备借贷便利7天期常备借贷便利利率为上限、7天期逆回购利率为隐形下限的“利率走廊”,并且更加重视存款类金融机构7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的中介作用;
(3)“利率走廊”模式不依赖高度成熟的国债市场,其调控的上限是要引导资金流向,避免资金“空转”而提高杠杆率,下限是不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2.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构建结构性货币政策
(1)对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应用。
2014?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创新性地使用了定向降准、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等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市场利率实现了区间管理。
(2)创造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实现结构性调控。
①2013 年1 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启用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作为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必要补充;
②2014 年起陆续推出的抵押补充贷款、中期借款便利、定向中期借贷便利等也是中央银行货币工具创新的重要举措。
3.完善货币政策机制,转变调控方式和操作手段
(1)2011 年起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加强逆周期信贷调节,并引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使货币政策操作向货币信用管理转变;
(2)2014-2016年,为弥补外汇占款收缩造成的基础货币缺口,同时应对“股灾”和债市大幅波动,中国人民银行创设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适时进行预调微调,并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从而更好地防范系统性风险;
(3)自2016 年年底起,为推动去杠杆、抑泡沫,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保持中性,同时适时推动调控框架转型,探索构建“利率走廊”,疏通传导渠道,稳定市场预期;
(4)2018 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松紧适度,采取定向降准、债券市场投资者窗口指导、加大支小支农再贷款投放等措施,以稳金融支持稳增长。
4.宏观调控注重国际协调,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
(1)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保增长和调结构成为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
(2)我国汇率形成机制向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更具弹性和市场驱动的汇率制度进一步靠拢,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也随之增强。

<3>.我国的双支柱调控框架的含义包括:
(1)要改革和完善传统的货币政策,构建新型货币政策框架(即货币政策支柱);
(2)要改革和完善传统的金融调控政策,建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即宏观审慎政策支柱);
(3)在一个统一的政策框架下,突出双支柱的充分协调和密切配合。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aiwukuaiji/27303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