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税负转嫁的一般规律,以及税负转嫁的现实意义。

练习题库2022-08-02  17

问题 试分析税负转嫁的一般规律,以及税负转嫁的现实意义。

选项

答案

解析 (1)税负转嫁的一般规律
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将所缴纳的税款通过各种方法转由他人负担的行为和过程,也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者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税负转嫁的基本条件是商品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而自由浮动。在价格可以自由浮动的前提下,税负转嫁常因供求弹性的大小、税种的不同、课税范围的大小及所处行业地位等不同等诸多因素存在差异,但是也存在一般性的规律。
①所得课税转嫁难,商品课税较易转嫁。税负转嫁的最主要的方式是变动商品的价格,因而,以商品为课税对象,与商品价格关系密切的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比较容易转嫁是明显的;而与商品及商品价格关系不密切或距离较远的所得课税往往难以转嫁。
②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社会中大量的商品生产和销售都处于竞争状态,商品价格的确定最终取决于供求关系,而税负转嫁自然与供求弹性有关。当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税负容易转嫁;当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时,税负转嫁困难。
③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商品难以转嫁。税负转嫁必然引致商品价格的上升,若有另外的商品可以替代加价的商品,消费者往往会取而代之,从而使税负转嫁失效。但若一种税收课税范围很广,甚至波及同类商品的全部,消费者无法找到价格不变的代用品时,只好承受税负转嫁的损失。
④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转嫁简单,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较难转嫁。因为垄断性商品在较大的市场范围内具有独占性,生产者和经营者基本上掌握价格的控制权,提价转嫁税负的能力强。竞争性商品要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调整价格,提价转嫁税负的能力较弱。
⑤从量课税的税负难转嫁,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是按课税对象的数量、重量、容积、面积、体积征税,税额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购买者对提价转嫁比较敏感,纳税人担心转嫁税负得少失多。从价课税条件下,价格随税负转嫁而上升,购买者不易察觉,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转嫁税负。
(2)研究税负转嫁的现实意义:
①我国税制是以商品课税为主体的,而税负转嫁又主要发生在商品课税领域,因而深入探究税负转嫁的机理,有着特别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②税负转嫁是税负的再分配,也就是物质利益的再分配,消费者会因税负转嫁而增加负担,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会因税负转嫁而改变竞争地位。例如,对价格放开的生活必需品课以重税,由于需求弹性小,即使物价上涨,消费者也不能不购买,纳税人很容易把税负转嫁给消费者,增加消费者负担;对供不应求的商品加税,既可以限制消费,又不会妨碍生产的增长;对供过于求的商品加税,由于价格难以上涨,税负不易转嫁,可以限制生产,但不利于鼓励消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aiwukuaiji/272855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