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面向市场优化企业组织机构   不断改革企业管理体制,是适应不同产品结构、人

考试题库2022-08-02  26

问题 公司面向市场优化企业组织机构  不断改革企业管理体制,是适应不同产品结构、人才结构和科技结构,发挥企业各种资源效率的内在要求。D公司近年来在组织机构方面的改革主要有:  (1)推行事业部制。为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需要,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与管理效率,D公司精心研究和策划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方案,作出了先实行模拟事业部制,而后实行独立事业部制的决定,将厂部的八个职能部门重新合并成八部一室,压缩或分流102名处室人员。这一措施激发了各经营分厂的活力,管理效率得以提高,而厂部的工作则着重于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及协调各经营分厂的经营战略、技术战略等更高层次的决策。  (2)生产组织管理从工艺专业化转向产品专业化。早在80年代末期,D公司采用以工艺专业化为核心的生产组织形式,但常常出现如下问题:①该种生产组织是跨行政部门的,在各生产工艺环节出现生产进度不一致时,有时难以协调;②由于原料品种多,可能会引起原料组织不到位而出现停工待料现象,影响生产效率。D公司对该公司产品的生产组织进行仔细研究后,发现其主导的三大类产品基本上是相对独立的,没有必要按照生产工艺划分车间,于是打破了原来低效率的工艺专业化生产格局,建立起产品专业化的新体系,一年内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  (3)改革科研体制。1991年以前,D公司将研究所集中于总厂,负责全厂技术开发,出于科研人员远离市场,缺乏市场意识,新产品开发的速度与品科均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变化。针对这一矛盾,D公司作出了把科技人员推向市场的决策,即解散远离市场的集中式新产品开发研究所,而将其转移到相关的经营分厂。这一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表现在:(1)技术开发以市场为导向,消除了科研与生产、销售脱节的弊端;(2)由于有了经济观念,产品开发中的不合理费用得以减少。  (4)引进多种经营机制,实行“一厂多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所有制有其各自的优势,国有企业引进多种经营机制、提高自身活力是一种新的尝试,D公司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例如,D公司的传输分厂积极采用横向联合方式进行生产经营,一方面与某省古荡镇政府合办企业,解决了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土地与厂房和企业富余人员的流向问题;另一方面与香港一家公司组建了合资企业——爱华达有限公司,生产具有当今国际先进水平的SDH同步数字传输光端机,既获得了必要的资会,又得到了先进的技术。  回答以下问题:1.公司推行事业部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试对D公司的组织创新效果进行评判。

选项

答案

解析 1.
(1)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是按照组织所经营的事业,包括按产品、按地区、按顾客(市场)等来划分部门,设立若干事业部的组织结构类型。事业部是在组织统一领导下,拥有自己的产品和独立的市场,拥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的部门,既是受公司控制的利润中心,具有利润生产和管理的职能,又是产品责任单位或市场责任单位,对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及销售活动负有统一领导的职能。
  (2)该公司推行事业部制的主要目的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总体来说是为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需要,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与管理效率。
  ②具体而言是使公司总部最高领导层摆脱日常行政事务和直接管理具体经营工作的繁杂事务,而成为坚强有力的决策机构,提高决策效率;同时又能使各经营分厂发挥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2.
D公司针对公司的组织结构、生产结构、科研结构以及经营体制进行了改革,其创新效果及评价如下:
  (1)组织结构由直线职能制逐渐转变成事业部制。这一措施将部分权力下放到了各经营分厂,激发了他们的活力,提高了管理效率;总部的工作将重点放在企业战略层面的高层次的决策,减轻了高层领导的负担,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公司的未来如何发展的问题。但由于各事业部利益的独立性,容易导致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下降。
  (2)生产组织管理从工艺专业化转向产品专业化。由于该公司主导的三大类产品基本上是相对独立的,按照工艺专业化进行生产时,容易造成在各生产工艺环节出现生产进度不一致以及原料组织不到位而出现停工待料现象;因此建立起产品专业化的新体系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3)科研体制的改革,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研究机制。该项改革将科研人员推向了市场,消除了科研与生产、销售脱节的弊端;由于有了经济观念,产品开发中的不合理费用得以减少。但容易使研发部门关注短期项目,导致企业长远科研项目停顿。
  (4)引进多种经营机制,实行“一厂多制”,提高了自身的活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所有制有其各自的优势,D公司合理地引进多种所有制经营,采用与政府联合的横向联合方式进行生产经营,解决了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土地与厂房和企业富余人员的流向问题;与港资企业组建合资公司,既解决了资金问题,又引进了先进的技术。
  总之,D公司所采取的一系列创新给企业带来了人事变更,使企业获得了新的管理方式,公司的经济效益得以增加,企业的经济活力得以增强;对于创新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企业也应采取积极应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aiwukuaiji/272745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