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基于公司战略目标,准备积极实施并购策略。相关资料如下:

资格题库2022-08-02  20

问题 甲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基于公司战略目标,准备积极实施并购策略。相关资料如下:(1)并购对象选择。甲公司在行业内已经具有较强竞争优势,产品销售供不应求,但是原材料供应紧张。公司拟通过并购整合资源,发挥协同效应,保障原材料及时供应。经论证并与被并购方达成一致意见,选定原材料生产商乙公司(非上市公司)作为并购目标。(2)并购价值评估。甲公司经综合分析认为,企业价值/息税前利润(EV/EBIT)和企业价值/自由现金流量(EV/FCF)是适合乙公司的估值指标。甲公司在计算乙公司加权平均评估价值时,赋予EV/EBIT的权重为60%,EV/FCF的权重为40%。可比公司的EV/EBIT和EV/FCF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3)并购对价。根据尽职调查,乙公司2018年实现息税前利润(EBIT)9.5亿元,2018年自由现金流量(FCF)11亿元。经多轮谈判,甲、乙公司最终确定并购对价75亿元。甲公司价值150亿元,并购后整体价值预计230亿元,并购费用1.5亿元。(4)并购融资。甲、乙公司协商确定,本次交易为现金收购。甲公司自有资金不足以全额支付并购对价,其中并购对价的40%需要外部融资。甲公司管理层提出两种融资建议:一是通过公开发行优先股作为并购的支付方式。拟发行优先股1.5亿股,发行价每股22元。二是银行贷款融资30亿元。年利率5.5%,期限5年。假设发行优先股前公司普通股2.8亿股,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60亿元。(5)并购整合。并购完成之后,对乙公司进行了如下整合:一是将甲公司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移植到乙公司;二是制定科学的考核和激励机制,留住人才,激发员工责任感和使命感。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1.根据资料(1),按照行业相关性角度和被并购企业意愿角度划分,指出甲公司并购乙公司的并购类型及其缺点。2.根据资料(1),指出选择目标企业应该考虑的因素。3.根据资料(2)和(3),运用可比企业分析法,计算如下指标:① EV/EBIT平均值和EV/FCF平均值;②乙公司加权平均评估价值。4.根据资料(2)和(3),计算并购收益、并购溢价、并购溢价率和并购净收益,并从甲公司的角度,判断并购方案是否可行。5.根据资料(4),结合我国《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指出优先股融资建议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如果存在不当之处,说明理由,并说明应该采用哪种融资方式。6.根据资料(5),指出甲公司并购后整合的类型。

选项

答案

解析 1、从行业相关性角度划分属于纵向并购。
缺点:企业生存发展受市场因素影响较大,容易导致重复建设。
从被并购企业意愿角度划分属于善意并购。
缺点:并购方可能牺牲自身的部分利益换取对方的合作,漫长的谈判协商过程可能使并购行动丧失部分价值。
2、企业财务状况;核心技术与研发能力;企业管理体系;企业在行业中地位。
3、EV/EBIT平均值=(8.67+7.65+9.56+6.49+12.65)/5=9
EV/FCF平均值=(6.85+4.61+2.58+5.26+3.36)/5=4.53
乙公司加权平均评估价值=9.5×9×60%+11×4.53×40%=71.23(亿元)
4、并购收益=230-(150+71.23)=8.77(亿元)
并购溢价=75-71.23=3.77(亿元)
并购溢价率=3.77/71.23=5.29%
并购净收益=8.77-3.77-1.5=3.5(亿元)
并购净收益大于零,从甲公司角度看,并购方案可行。
5、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公开发行优先股作为支付手段仅可用于并购其他上市公司,而本题中被并购方是非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数量是1.5亿股,超过了普通股股数(2.8亿股)的50%;并且融资额(33亿元)超过净资产(60亿元)的50%。
甲公司应该选择银行贷款融资方式。
6、管理整合;人力资源整合。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aiwukuaiji/26516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