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 试述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改革 二、背景与答题要求 审计署

题库2022-08-02  11

问题 一、题目 试述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改革 二、背景与答题要求 审计署2013年对全国政府性债务的审计公告指出,多年来形成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民生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赋予了地方政府适度举债权限,国务院也出台《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部署深化改革全面加强和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 请按以下层次回答问题:(一)新修订的预算法赋予地方政府适度举债权限的原因 (二)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改革的方向 (三)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改革的具体内容

选项 (一)新修订的预算法赋予地方政府适度举债权限的原因
(二)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改革的方向
(三)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改革的具体内容

答案

解析 (一)新修订的预算法赋予地方政府适度举债权限的原因
(1)长期以来,地方政府主要通过融资平台公司等方式举借政府性债务,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由于没有赋予地方政府举债权限,也缺乏整体的体制机制设计,使得地方政府融资成本越来越高,风险越来越大,长期来看难以持续,已不能适应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完善国家治理的需要。
(3)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和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城镇化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也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
(4)允许地方政府适度规范举债,能够弥补建设资金不足,符合代际公平原则,也是国际通行做法。
(二)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改革的方向
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有效发挥地方政府规
范举债的积极作用,切实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疏堵结合。“修明渠、堵暗道”,赋予地方政府依法适度举债融资权限,加快建立规范的
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同时,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
(2)分清责任。明确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政府债务不得通过企业举借,企业债务不得推给政府偿还,切实做到谁借谁还,风险自担。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按约定规则依法承担相关责任。
(3)规范管理。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实行规模控制,严格限定政府举债程序和资金用途,把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实现“借、用、还”相统一。
(4)防范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切实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
(5)稳步推进。加强债务管理,既要积极推进,又要谨慎稳健。在规范管理的同时,要妥善处理存量债务,确保在建项目有序推进。
(三)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改革的具体内容
新修订的《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明确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改革的以下具体内容:
(1)“怎么借”。一是明确举债主体是省级政府。二是规范举债方式,即只能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举债。三是控制举债规模,地方政府负债总额需国务院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2)“怎么用”。一是限定债务用途。明确债务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和适度归还存量债务,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建立对违规使用债务资金的惩罚机制。二是纳入预算管理。明确将一般债务收支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将专项债务收支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中的财政补贴等支出按性质纳入相应预算管理。或有债务确需政府承担偿债责任的,偿债资金要纳入相应预算管理。
(3)“怎么还”。一是划清偿债责任。地方政府对其债务负有偿还责任,中央政府实行不救助
原则。分清政府债务和企业债务的边界,切实做到谁借谁还,风险自担。二是建立风险预警。列入风险预警范围的债务高风险地区,要积极采取措施,逐步降低风险。三是完善应急处置。地方政府难以自行偿还债务时,及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和责任追究机制,切实化解债务风险,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aiwukuaiji/22941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