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财务会计
非抗震设计时,某顶层两跨连续墙梁,支承在下层的砌体墙上,如题31~34图所示。墙
非抗震设计时,某顶层两跨连续墙梁,支承在下层的砌体墙上,如题31~34图所示。墙
资格题库
2022-08-02
65
问题
非抗震设计时,某顶层两跨连续墙梁,支承在下层的砌体墙上,如题31~34图所示。墙体厚度为240mm,墙梁洞口居墙梁跨中布置,洞口尺寸为b×h(mm×mm)。托梁截面尺寸为240mm×500mm。使用阶段墙梁上的荷载分别为托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1和墙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2。GZ1为墙体中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梁的构造措施满足规范要求。
关于本题的墙梁设计,试问,下列说法中何项正确?( )Ⅰ.对使用阶段墙体的受剪承载力、托梁支座上部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可不必验算;Ⅱ.墙梁洞口上方可设置钢筋砖过梁,其底面砂浆层处的钢筋伸入支座砌体内的长度不应小于240mm;Ⅲ.托梁上部通长布置的纵向钢筋面积为跨中下部纵向钢筋面积的50%;Ⅳ.墙体采用MU15级蒸压粉煤灰普通砖、Ms7.5级专用砌筑砂浆砌筑,在不加设临时支撑的情况下,每天砌筑高度不超过1.5m。A. Ⅰ、Ⅱ正确 B. Ⅰ、Ⅲ正确 C. Ⅱ、Ⅲ正确 D. Ⅱ、Ⅳ正确
选项
A. Ⅰ、Ⅱ正确
B. Ⅰ、Ⅲ正确
C. Ⅱ、Ⅲ正确
D. Ⅱ、Ⅳ正确
答案
B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7.3.9条,当墙梁支座处墙体中设置上、下贯通的落地混凝土构造柱,且其截面不小于240mm×240mm时,可不验算墙梁的墙体受剪承载力;根据《砌规》第7.3.10条,当墙梁的墙体中设置上、下贯通的落地混凝土构造柱,且其截面不小于240mm×240mm时,或当bf/h大于等于5时,可不验算托梁支座上部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故Ⅰ对。
根据《砌规》第7.3.12-5条,墙梁洞口上方应设置混凝土过梁,其支承长度不应小于240mm。故Ⅱ错。
根据《砌规》第7.3.12-12条,托梁上部通长布置的纵向钢筋面积与跨中下部纵向钢筋面积之比值不应小于0.4。故Ⅲ对。
根据《砌规》第7.3.12-2条,承重墙梁的块体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计算高度范围内墙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10(Mb10)。故Ⅳ错。
答案选B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点为墙梁设计的基本概念。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首先通过题干Ⅰ、Ⅱ、Ⅲ、Ⅳ四项中所提到的关键词;
②在规范中准确的找出其所在的位置,判断各选项说法是否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aiwukuaiji/2242760.html
本试题收录于:
注册税务师题库5127分类
注册税务师
5127
相关试题推荐
地下室的建筑面积计算正确的是()。A.外墙保护墙上口外边线所围水平面积 B.
现行的平法标准图集为16G101系列图集,适用于()。A.非抗震结构 B.砌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
基底标高不同时,砌体结构施工应()。A.从短边砌起,并从低处向高处搭砌 B.
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按净面积不能低于()。A.70% B.75% C
三层砌体办公楼的墙体一般设置圈梁()。A.一道 B.二道 C.三道 D.
下列关于砖砌体项目的说明,错误的是()。A.砖砌体勾缝按墙面抹灰中“墙面勾缝”
三层砌体办公室的墙体,一般设置围梁()。A:一道 B:二道 C:三道 D
下列墙体中,保温、防火和抗震性能均较好的是()。A:舒乐舍板墙 B:轻钢龙骨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比钢结构()。A:防火性能好 B:节约空间 C:抗震性能
随机试题
多极化趋势正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发展。各种重要力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合作,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全球有近二百个国家。国家不论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大家庭
ThereareagrowingnumberoflanguageimmersionschoolsintheUnitedStat
ThewordYogaitselfcomesfromanancientSanskritwordmeaning"union".Wh
Thegirlsstopped(chat)______foramomentwhentheirteacherpassedby.chatting本
表示显示器在横向和纵向上具有的显示点数的指标称为()。A.显示器分辩率 B
以下不属于测量设备的有()。A:测量仪器. B:软件 C:测量标准 D:
动机冲突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和()。
以下关于阴道分泌物量变化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行经前后会导致量减少B.妊娠
中国的资源、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等特殊条件,都会影响中国的科技发展。在我与青年人的
根据《关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代建制管理的指导意见》(水建管[2015]91号),代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