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医疗卫生
肝素抗凝的主要机制是A、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B、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C、抑制因
肝素抗凝的主要机制是A、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B、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C、抑制因
admin
2022-08-02
81
问题
肝素抗凝的主要机制是A、抑制血小板的聚集B、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C、抑制因子Ⅹ的激活D、促进纤维蛋白吸附凝血酶E、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
选项
A、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B、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C、抑制因子Ⅹ的激活
D、促进纤维蛋白吸附凝血酶
E、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
答案
E
解析
肝素增强了抗凝血酶Ⅲ活性数百倍。
肝素影响凝血过程的许多环节。
⑴抑制凝血酶原激酶的形成:(增强了抗凝血酶Ⅲ活性数百倍)
①肝素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形成肝素AT-Ⅲ复合物;
②AT-Ⅲ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的凝血因子,如因子Ⅻa、Ⅺa和Ⅹa等灭活;
③肝素是与AT-Ⅲ的δ氨基赖氨酸残基结合成复合物,加速其对凝血因子的灭活作用,从而抑制凝血酶原激酶的形成,并能对抗已形成的凝血酶原激酶的作用。
⑵干扰凝血酶的作用:小剂量肝素与AT-Ⅲ结合后即使AT-Ⅲ的反应部位(精氨酸残基)更易与凝血酶的活性中心(丝氨酸残基)结合成稳定的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从而灭活凝血酶,抑制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⑶干扰凝血酶对因子ⅩⅢ的激活,影响非溶性纤维蛋白的形成;阻止凝血酶对因子Ⅷ和Ⅴ的正常激活。⑷防止血小板的聚集和破坏:肝素能阻止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从而防止血小板崩解而释放血小板第3因子及5-羟色胺。肝素的抗凝作用与其分子中具有强阴电荷的硫酸根有关。当硫酸基团被水解或被带有强阳电荷的鱼精蛋白中和后,迅即失去抗凝活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tihaiku.com/yiliaoweisheng/58253.html
本试题收录于:
临床执业医师题库医师类分类
临床执业医师
医师类
相关试题推荐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多数是A.链球菌感染所致 B.病毒感染所致 C.
下列有关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的检查结果,错误的是A.CD25T细胞增高 B.
按贫血的发病机制,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红细胞破坏过多--再生障碍性贫血 B.造
A.卡托普利 B.双嘧达莫(潘生丁) C.低分子肝素 D.甲泼尼龙(甲基强
A.卡托普利 B.双嘧达莫(潘生丁) C.低分子肝素 D.甲泼尼龙(甲基强
应用利福平容易出现的不良反应是A.引起肝损害,并能激活肝药酶 B.视神经炎
治疗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如急性肺栓塞的药物是A.肝素 B.双香豆素 C.尿激酶
地西泮的作用机制是A.不通过受体,直接抑制中枢 B.作用于苯二氮革受体,增加γ
不是抗菌药物作用机制的是A.抑制细胞壁的合成 B.影响胞质(胞浆)膜的通透性
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是A.抑制70S始动复合物的形成,抑制蛋白质合成 B
随机试题
TheAmericantraditionalpatternofclassroomexperienceatthecollegeleve
在确定柴油发电机房位置时,下列场所中最合适的是( )。A.地上一层靠外墙 B
材料企业材料管理的四几大业务环节中,()是首要环节。A.采购 B.运输 C
一般而言,下列属于货币市场特征的有()。A.流动性高 B.期限短 C.
膜龈联合指的是( )。A.边缘龈和龈乳头之间的交界处 B.边缘龈和附着龈的交
现行《食品卫生法》中规定,其食品卫生监督执法主体是( )。A.食品工业协会
在短途往复式运输线路上,甩挂运输通常采用的组织方式是()。A.驮背运输 B.载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2019年度至2022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投标人认为招标控制价
王××,女17岁,因患有乳房纤维瘤而住院行肿块切除术,术中作常规冰冻病理切片,结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