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医疗卫生
患儿女性,10岁。因水肿、少尿并血尿收入院。起病无诱因,不伴发热,患儿曾对症治疗
患儿女性,10岁。因水肿、少尿并血尿收入院。起病无诱因,不伴发热,患儿曾对症治疗
免费题库
2022-08-02
97
问题
患儿女性,10岁。因水肿、少尿并血尿收入院。起病无诱因,不伴发热,患儿曾对症治疗,颜面及四肢水肿消退,而腹胀日益加重,出现持续肉眼血尿和大量蛋白尿。既往健康。家族无相似患者。体检:营养欠佳,发育中等,精神差,颜面不肿,双下肢中度可凹性水肿。心肺无异常。腹部高度膨胀,移动性浊音阳性,肝脾未触及,未及异常包块,余无特殊。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对照17秒,患者12秒。纤维蛋白原定量:4g/L。抗核抗体:阴性。諍脉肾盂造影示肾影稍大,泌尿系未见阳性结石及钙化影。下腔静脉造影(从右股静脉送入F4造影管)显示下腔静脉狭窄,狭窄部位相当于右房入口处以下长约3.5cm,双肾静脉起始部显示,双下腔静脉。根据以上检査结果,主要治疗措施是什么A、口服双嘧达莫 B、活血化瘀中药 C、低分子右旋糖酐 D、输注肝素 E、大剂量维生素C F、静注654-2 G、静注蝮蛇抗栓酶 H、抗生素
选项
A、口服双嘧达莫
B、活血化瘀中药
C、低分子右旋糖酐
D、输注肝素
E、大剂量维生素C
F、静注654-2
G、静注蝮蛇抗栓酶
H、抗生素
答案
ABDG
解析
根据凝血酶原时间缩短、纤维蛋白原定量增高这一提示,该患儿目前处于高凝状态。下腔静脉造影显示下腔静脉狭窄,狭窄部位相当于右房入口处以下长约3.5cm。说明该患儿有下腔静脉的血栓形成。鉴于患儿的高凝状态,其主要的治疗原则是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加抗凝治疗。可用于抗凝治疗的药物很多。本答案中D、A、B、G项均是可选择的药物,所以是正确的。显然,大量维生素C及扩张血管剂654-2对本病血栓形成的治疗无帮助,所以是错误的。至于低分子右旋糖酐,虽然对改善微循环有一定的作用,但本例患儿已经产生了下腔静脉这样的大血管血栓,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已难以改变,故第一项属无效答案。感染是造成血栓形成的原因之一,但本例并没有提示该患儿目前有感染的情况,因此,H项可不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tihaiku.com/yiliaoweisheng/2107961.html
本试题收录于:
儿科主治332题库主治类分类
儿科主治332
主治类
相关试题推荐
患儿,女,10个月,因"腹泻伴呕吐3天,尿少1天"入院。大便每天7~8次,量多,
6个月女婴,因发热腹泻3天急诊入院。入院前2天突起发热,下午呕吐2次,继而排水样
6个月女婴,因发热腹泻3天急诊入院。入院前2天突起发热,下午呕吐2次,继而排水样
6个月女婴,因发热腹泻3天急诊入院。入院前2天突起发热,下午呕吐2次,继而排水样
患儿,男,8天,频繁呕吐,严重时呕吐物含粪便,伴便秘、腹胀。查体:腹部见肠型,肛
A.佝偻病 B.水肿 C.小头畸形 D.脱水 E.脑膜炎前囟早闭常见于
男婴,8个月。腹泻3天伴呕吐于6月20日入院。大便稀薄,每天10余次,昨起口干,
男婴,8个月。腹泻3天伴呕吐于6月20日入院。大便稀薄,每天10余次,昨起口干,
患儿,女,3岁,因发热2天,咳嗽伴腹痛1天而就诊。查体:T38℃,神志清,咽充血
患儿,女,3岁,因发热2天,咳嗽伴腹痛1天而就诊。查体:T38℃,神志清,咽充血
随机试题
D
包裹性积液A.X线示肋肠角交钝 B.X线示大片状、边缘模糊阴影 C.X线示斑
某客户经理在向客户推荐某基金时,声称该产品属于量化对冲产品,风险相当于银行存款,
A.血、尿淀粉酶增高 B.ALT和AST增高 C.碱性磷酸酶增高 D.肌酸
阿托品类药物禁用于A.青光眼 B.感染中毒性休克 C.虹膜睫状体炎 D.盗
以下关于加权选择量表法的说法正确的为( )。A.便于反馈 B.适用范围较大
可转换债券的初始转股价格因公司()进行调整。A:送红股B:增发新股C:配股
在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中,()决定其风险承担能力。 A.资产规模和商业银行的风
下列经济指标中,属于平均量或比例量的是()。A.总消费额 B.价格水平
急性肾炎尿量甚少时哪种利尿剂慎用或不用A、双氢克尿噻 B、速尿 C、安体舒通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