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医疗卫生
肠痈治疗
肠痈治疗
免费题库
2022-08-02
52
问题
肠痈治疗
选项
答案
解析
初期(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酿脓期轻证(轻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及右下腹出现包块者(阑尾周围脓肿),采用中药治疗效果较好。反复发作或病情严重者,宜及时采取手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一)内治
1.瘀滞证(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或阑尾脓肿消散后期)
证候:转移性右下腹痛,呈持续性、进行性加剧,右下腹局限性压痛或拒按,伴恶心纳差,可有轻度发热,苔白腻,脉弦滑或弦紧。
治法:行气活血,通腑泻热。
方药:湿热蕴结者,大黄牡丹汤;寒湿夹瘀者,藿香正气散合红藤煎剂加减。
2.湿热证(化脓性阑尾炎,或阑尾周围脓肿)
证候:腹痛加剧,右下腹或全腹压痛、反跳痛、腹皮挛急;右下腹可摸及包块;壮热,纳呆,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通腑泻热,解毒利湿透脓。
方药:复方大柴胡汤加减。或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加败酱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
3.热毒证(坏疽型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坏疽性阑尾炎并阑周脓肿、盆腔脓肿、肠间脓肿)
证候:腹痛剧烈,全腹压痛、反跳痛、腹皮挛急;高热不退或恶寒发热,时时汗出,烦渴,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似痢不爽,舌红绛而干,苔黄厚干燥或黄糙,脉洪数或细数。
治法:通腑排脓,养阴清热。
方药: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加减。
(二)外治
无论脓已成或未成,均可选用金黄散、玉露散或双柏散,用水或蜜调成糊状,外敷右下腹;或用消炎散加黄酒或加醋调敷;如阑尾周围脓肿形成后,可先行脓肿穿刺抽脓,注入抗生素(2~3天抽脓1次),用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
采用通里攻下、清热解毒等中药,如大黄牡丹汤、复方大柴胡汤等煎剂150~200ml,直肠内缓慢滴入(滴人管插入肛门内15cm以上,药液30分钟左右滴完),使药液直达下段肠腔,加速吸收。以达到通腑泻热排毒的目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tihaiku.com/yiliaoweisheng/1711247.html
本试题收录于:
中医助理医师题库医师类分类
中医助理医师
医师类
相关试题推荐
药物治疗的道德要求( )。A.合理配伍,细致观察 B.知情同意,尽职尽责
善于治疗疝气的腧穴( )。A.昆仑 B.大敦 C.行间 D.期门 E.
川芎茶调散中治疗阳明头疼的药物是( )。A.川芎 B.白芷 C.羌活 D
采用背俞穴治疗骨蒸潮热,应首选( )。A.三焦俞 B.心俞 C.肝俞 D
治疗风寒湿痹行痹的方剂是( )。A.乌头汤 B.薏苡仁汤 C.防风汤 D
针灸治疗滞产的主穴是( )。A.关元、肾俞、太溪 B.合谷、三阴交、至阴
患儿,男,10岁。睡梦中遗尿,每夜1次,精神不振,脉细弱。治疗应首选( )。A
患者左耳听力减退,兼见畏寒,发热,舌红,苔薄,脉浮数。治疗除听会、翳风穴外,还应
患者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舌红,苔黄燥,脉滑实。治疗首选的主穴是( )
患者咽干微肿,疼痛以午后、入夜尤甚,伴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应选取的
随机试题
Gypsies,nomadsarrivinginEuropeinthe1400s,enduredexpulsions,forcib
所以,政府购买和税收的等量增加会使任一价格水平下的产出增加,即总需求曲线右移,但移动的幅度小于政府购买增加的幅度。
下列关于合同的分类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无名合同是法律未规定内容和名称的合
泪道功能不全的原因不包括()A.面神经麻痹 B.泪小点闭塞 C.鼻泪
高原气候能引起人体哪些变化()A.PaO2降低 B.潮气量、肺活量增加
我国证券公司监管制度包括以( )为核心的经营风险控制制度。A.净资产 B.利
A.105℃~115℃B.119℃~122℃C.116℃~118℃D.60℃~8
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
关于联合体投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招标人接受联合体投标并进行资格
我国货币政策的( )是维护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A.最终目标 B.操作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