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医疗卫生
混悬剂中使用微粒ζ电位增加的物质是A.助悬剂B.稳定剂C.润湿剂D.反絮凝剂E.
混悬剂中使用微粒ζ电位增加的物质是A.助悬剂B.稳定剂C.润湿剂D.反絮凝剂E.
练习题库
2022-08-02
87
问题
混悬剂中使用微粒ζ电位增加的物质是A.助悬剂
B.稳定剂
C.润湿剂
D.反絮凝剂
E.絮凝剂
选项
A.助悬剂
B.稳定剂
C.润湿剂
D.反絮凝剂
E.絮凝剂
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混悬剂常用的稳定剂。混悬剂常用的稳定剂有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反絮凝剂、助悬剂为用以增加分散媒的黏度,降低药物微粒的沉降速度或增加微粒亲水性的附加剂;向混悬剂中加入适量的无机电解质,使混悬剂微粒的ξ电位降低至一定程度(控制在20~25 mV)使混悬剂产生絮凝,加入的电解质称为絮凝剂。加入电解质使ξ电位增加,防止发生絮凝,起这种作用的电解质称为反絮凝剂;使微粒表面由固-气两相结合状态转成固-液两相结合状态的附加剂为润湿剂。所以答案为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tihaiku.com/yiliaoweisheng/1460878.html
本试题收录于:
药学中级题库药学类分类
药学中级
药学类
相关试题推荐
不可用超临界流体提取的物质是A.苷类B.游离生物碱C.挥发油D.香豆素E.三萜
A.噬菌体B.毒力变异C.基因重组D.细菌素E.芽孢属于细菌的遗传物质
细菌的芽孢A.是细菌的繁殖形式B.是细菌的有性遗传物质C.仅在肠杆菌科出现D.通
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A.生物合成B.维持细菌的外形C.参与物质交换D.呼吸作用
下述属于内生致热原的物质是A.革兰阳性细菌产生的外毒素B.革兰阳性细菌产生的内毒
尿毒症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为A.毒性物质蓄积引起神经细胞变性B.电解质平衡紊乱C.酸
下述对发热时机体物质代谢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代谢率降低B.糖原分解减弱C.
全身性Shwartzman反应促进DIC发生的原因是A.抗凝物质合成障碍B.血液
下列物质每克在体内经彻底氧化后,释放能量最多的是A.葡萄糖B.糖原C.蛋白质D.
饥饿时肝酮体生成增强,为减少酮中毒的发生应主要補充的物质是A.葡萄糖B.必需脂肪
随机试题
Americanpresidentsseemtoagebeforeoureyes.Butthecommonbeliefthat
Forthispart,youareallowed30minutestowriteashortessayentitledMarks
健康管理服务营销过程不包括A.选择和利用资源 B.促进客户购买 C.确定目标
美国综合音乐感教学法中学生的主要角色是() A.观赏者 B.参
对维生素C注射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可采用亚硫酸氢钠作抗氧剂 B:处方中加入碳
甲亢病人具有特征性的表现是()。A.易饥多食,体重锐减 B.大便成糊状 C
C
长江公司与振兴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2020年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
( )综合应急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A.综合应急预案 B.专项
女,45岁。性交后出血2月余,妇科检查宫颈糜烂,触之易出血。首选的辅助检查方法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