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医疗卫生
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发生的电位变化是A.极化 B.去极化 C
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发生的电位变化是A.极化 B.去极化 C
最全题库
2022-08-02
58
问题
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发生的电位变化是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先超极化后复极化E.先去极化后复极化
选项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先超极化后复极化
E.先去极化后复极化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突触传递过程。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引起Na+内流,使突触后膜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去极化。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引起Cl-内流,使突触后膜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超极化。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tihaiku.com/yiliaoweisheng/1448762.html
本试题收录于:
药学师题库药学类分类
药学师
药学类
相关试题推荐
甲状腺激素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部位是A.骨骼肌和心肌B.神经系统和骨骼肌C.神经系
严重缺钾可导致A.代谢性碱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C.脑出血D.神经系统功能障碍E.
休克早期引起微循环变化的最主要体液因子是A.白介素B.血栓素AC.儿茶酚胺D.抗
休克Ⅱ期的临床表现,以下不正确的是A.动脉血压进行性降低B.皮肤黏膜发绀C.非常
下列对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B.突触后膜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容积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是A.等容收缩期和等容舒张期B.快
DIC凝血功能障碍变化的特点是A.先低凝后转为高凝B.先高凝后转为低凝C.血液凝
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除了A.神经系统的变化B.中毒机制C.组织细胞功能代谢障碍D.
退热期的体温变化特点是A.产热大于散热B.散热大于产热C.产热等于散热D.产热障
应用后可能导致婴儿视神经损害、智力障碍和惊厥的药物是A.氯喹 B.阿司匹林
随机试题
[originaltext]Therewasonceamanwhospentallhistimeinhisglasshouse
EmployeesintheUSarepaidfortheirtime.Thismeansthattheyaresupposedt
A.-39 B.-13 C.13 D.39
下列不能作为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人的是()。A.国家开发银行 B.中国农业发展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一定等于1。()
下列市场预测法中,属于定量预测法的有()。A.德尔菲法 B.类推法 C.时
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确定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和
利多卡因的一次最大剂量(mg)是A.800~1000 B.100~150 C
(2011年)拫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声环境现状评价
与传统贷款方式相比,项目融资的特点是( )。A.贷款人有完全追索权 B.风险种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