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学历类
下列关于刑法因果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果关系的认定必须考虑行为人的主
下列关于刑法因果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果关系的认定必须考虑行为人的主
资格题库
2022-08-02
126
问题
下列关于刑法因果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果关系的认定必须考虑行为人的主观认识B.因果关系的存在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充分条件C.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条件关系即可认定因果关系存在D.不作为犯罪中不作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客观存在的
选项
A.因果关系的认定必须考虑行为人的主观认识
B.因果关系的存在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充分条件
C.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条件关系即可认定因果关系存在
D.不作为犯罪中不作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客观存在的
答案
D
解析
刑法因果关系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客观的引起与被引起的联系。具有客观性、相对性、必然性、复杂性的特点。
AD两项,因果关系具有客观性,即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此因果关系的认定并非必须考虑行为人的主观认识,并且不作为犯罪中不作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客观存在的。
B项,有因果关系是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C项,如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介入了其他因素,则有可能使得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被阻断。因此,认定因果关系并非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条件关系即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tihaiku.com/xueli/919973.html
本试题收录于:
法硕法学研究生题库研究生入学分类
法硕法学研究生
研究生入学
相关试题推荐
班杜拉认为,影响观察习得的行为操作的诱因有( )A.直接强化 B.替代强化
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之为( )A.自我评价 B
在( ),婴儿的行为开始有了应答的性质A.以客体为中心阶段 B.简单交往阶段
侵犯行为通过替代性强化而获得,这一观点属于( )A.生态学理论 B.社会学习
我国儿童道德发展协作组研究发现,在关于行为意向与行为结果的判断上,( )儿童大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婴儿动作的发展始于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 B.婴儿动
属于“社交指向行为”的是( )A.婴儿给同伴拿玩具 B.婴儿指向同伴的各种具
结合侵犯行为的理论,谈谈应该怎样减少侵犯行为。
对待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常用的控制方法有( )A.消除对侵犯行为的关注和奖励
社会学习理论把攻击性行为看做是通过( )而习得的A.直接强化 B.观察学习
随机试题
Nofoodordrinkisallowedonthepremises.Theunderlinedpartmeans______.(2
Peoplethroughouttheworldareeating______meatperpersonastheydidin1950.
下列镇静催眠药中对癫痫有效的是A.奥沙西泮 B.甲丙氨酯 C.氟西泮 D.
一般情况下,随着项目的逐渐进展,成本和人员投入水平呈现出①的态势,而项目干系人对
2010年年初甲公司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入一台设备,价款分5年于每年年末支付100万
狂病的病机是A.痰气郁结,蒙蔽神机 B.气郁化火,上扰心神 C.气郁化火,炼
Thechangeinthatvillagewasmiraculou
票据权利继受取得的方式有( )。A.背书 B.税收 C.继承 D.赠与
A.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手术动机纯正 B.认真制定手术方案,做好术前准备 C.
宫颈癌的临床表现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