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学历类
EPSP与IPSP的共同特征为 A.突触前膜都去极化 B.突触前膜都超极化 C
EPSP与IPSP的共同特征为 A.突触前膜都去极化 B.突触前膜都超极化 C
资格题库
2022-08-02
75
问题
EPSP与IPSP的共同特征为A.突触前膜都去极化 B.突触前膜都超极化 C.突触后膜都去极化 D.突触后膜都超极化
选项
答案
A
解析
在突触传递过程中,当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发生去极化—递质释放入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去极化(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或超极化(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o因此EP-SP和IPSP的共同特征是突触前膜的去极化。EPSP使突触后神经容易兴奋,IPSP使突触后神经更不易兴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tihaiku.com/xueli/884036.html
本试题收录于:
306研究生西医综合题库研究生入学分类
306研究生西医综合
研究生入学
相关试题推荐
关酶与温度的关系,错误的论述是A.最适温度不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B.酶是蛋白质,
较强烈的屈反射A.有关的运动神经元有后放电 B.是多突触反射 C.由伤害性刺
与经典的突触传递相比,非定向突触传递的特点是A.无突触前膜和后膜的特化结构 B
神经-平滑肌接头属于A.化学性突触 B.电突触 C.定向突触 D.非定向突
对突触后抑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必须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实现 B.是由于突触后
影响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的因素有A.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 B.锋电位的幅度 C.
可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离子基础是A.K+ B.Na+ C.Ca2+
大脑皮层颞上回后部损伤后造成了感觉性失语症,对其语词表达特征叙述,错误的是A.可
脑电波产生的机制主要是A.由大量皮层神经组织的突触后电位同步总和所形式 B.由
有关腱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单突触反射 B.感觉器为腱器官 C.缓慢牵拉
随机试题
Thisisofferedasatextbookillustrationoftheprinciplethatvotersare
CrossCulturalBusinessPresentationsWithinthebusinessenvironment,understan
我国居民膳食中糖类供热占总热能的适宜比是()A.<50% B.60%~
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是()。A、质量体系程序文件 B、质量记录文件 C、
恳求∶要求A.复杂∶嘈杂 B.恪守∶遵守 C.动机∶动力 D.妥协∶协调
人在每一瞬间,将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些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这一特点指的是注意的(
经脱羧基作用后生成γ氨基丁酸的是A.酪氨酸 B.半胱氨酸 C.天冬氨酸 D
下列各项中,通常对决定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金额和披露有直接影响的法律法规的有( )。
我国调控投资结构的经济手段包括() A.项目审批B.项目核准 C
男性,23岁,半小时前从4m高处摔下,出现左侧胸部疼痛伴发呼吸困难急诊。神清,查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