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学历类
EPSP与IPSP的共同特征为 A.突触前膜都去极化 B.突触前膜都超极化 C
EPSP与IPSP的共同特征为 A.突触前膜都去极化 B.突触前膜都超极化 C
资格题库
2022-08-02
57
问题
EPSP与IPSP的共同特征为A.突触前膜都去极化 B.突触前膜都超极化 C.突触后膜都去极化 D.突触后膜都超极化
选项
答案
A
解析
在突触传递过程中,当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发生去极化—递质释放入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去极化(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或超极化(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o因此EP-SP和IPSP的共同特征是突触前膜的去极化。EPSP使突触后神经容易兴奋,IPSP使突触后神经更不易兴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tihaiku.com/xueli/884036.html
本试题收录于:
306研究生西医综合题库研究生入学分类
306研究生西医综合
研究生入学
相关试题推荐
关酶与温度的关系,错误的论述是A.最适温度不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B.酶是蛋白质,
较强烈的屈反射A.有关的运动神经元有后放电 B.是多突触反射 C.由伤害性刺
与经典的突触传递相比,非定向突触传递的特点是A.无突触前膜和后膜的特化结构 B
神经-平滑肌接头属于A.化学性突触 B.电突触 C.定向突触 D.非定向突
对突触后抑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必须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实现 B.是由于突触后
影响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的因素有A.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 B.锋电位的幅度 C.
可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离子基础是A.K+ B.Na+ C.Ca2+
大脑皮层颞上回后部损伤后造成了感觉性失语症,对其语词表达特征叙述,错误的是A.可
脑电波产生的机制主要是A.由大量皮层神经组织的突触后电位同步总和所形式 B.由
有关腱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单突触反射 B.感觉器为腱器官 C.缓慢牵拉
随机试题
Aseriouscriticfacesadilemma:hemustrecognizetheartisticelementofuniq
公元9~13世纪是西欧封建庄园的兴盛时期,典型的庄园采用()的剥削方式。A.实
划分VLAN的方法有()。A.基于交换机端口 B.基于网络连接 C.基于网络
如果回归模型违背了无自相关假定,最小二乘估计量是()A.无偏的,有效的 B.
EDI软件结构中,______模块包括查询统计功能。A.报文生成及处理 B.格
A.子女长大成人,逐渐离开家庭后,又恢复了只有夫妻两人的生活,重新适应婚姻关系
骨折的专有体征是A.肿胀 B.功能障碍 C.骨擦音 D.疼痛 E.瘀斑
体内合成长链脂肪酸的主要原料是A.乙酰辅酶 B.乙酰乙酰辅酶 C.丙酰辅酶
人员招聘的原因包括( )。A.新公司的成立 B.现有职位因种种原因发生空缺
关于胆红素的代谢描述错误的是A.胆红素分子中含有2个羟基和4个亚氨基,易溶于水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