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建筑工程
根据《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加强空间管制、总量管控和环境准入的指导意见(试行)》,
根据《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加强空间管制、总量管控和环境准入的指导意见(试行)》,
admin
2022-08-02
71
问题
根据《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加强空间管制、总量管控和环境准入的指导意见(试行)》,关于环境准入的说法,正确的有( )。A.对规划区域资源环境影响突出、经济社会贡献偏小的行业原则上应列入限制准入类B.根据环境保护政策规划、总量管控要求、清洁生产标准等,明确应限制或禁止的生产工艺或产品清单C.如果规划拟发展的行业不满足单位面积(单位产值)的水耗、能耗、污染物排放量、环境风险等一项或多项指标的要求,应将其直接列入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禁止规划建设D.当区域(流域)环境质量现状超标时,应在推动落实污染物减排方案的同时,根据环境质量改善目标,针对超标因子涉及的行业、工艺、产品等,提出更加严格的环境准入要求
选项
A.对规划区域资源环境影响突出、经济社会贡献偏小的行业原则上应列入限制准入类
B.根据环境保护政策规划、总量管控要求、清洁生产标准等,明确应限制或禁止的生产工艺或产品清单
C.如果规划拟发展的行业不满足单位面积(单位产值)的水耗、能耗、污染物排放量、环境风险等一项或多项指标的要求,应将其直接列入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禁止规划建设
D.当区域(流域)环境质量现状超标时,应在推动落实污染物减排方案的同时,根据环境质量改善目标,针对超标因子涉及的行业、工艺、产品等,提出更加严格的环境准入要求
答案
BCD
解析
根据《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加强空间管制、总量管控和环境准入的指导意见(试行)》(十九)规定,对规划区域资源环境影响突出、经济社会贡献偏小的行业原则上应列入禁止准入类。限制准入类行业应进一步结合区域环境保护目标和要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产业现状等确定。(二十)规定,根据环境保护政策规划、总量管控要求、清洁生产标准等,明确应限制或禁止的生产工艺或产品清单。第(十八)规定,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选取单位面积(单位产值)的水耗、能耗、污染物排放量、环境风险等一项或多项指标,作为制定规划区域行业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的否定性指标并确定其限值。如果规划拟发展的行业不满足上述指标的要求,应将其直接列入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禁止规划建设。(二十一)规定,当区域(流域)环境质量现状超标时,应在推动落实污染物减排方案的同时,根据环境质量改善目标,针对超标因子涉及的行业、工艺、产品等,提出更加严格的环境准入要求。A项,应为禁止准入类而不是限制准入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tihaiku.com/jzgc/253187.html
本试题收录于:
环评法律法规题库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分类
环评法律法规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相关试题推荐
某工业园区位于西南某中等城市以南4km处近郊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内,工业园区目前尚
国家规划某矿区拟建原煤生产能力240万t/a的煤矿。井田面积55km2,煤层埋
某市在城区北部S河两岸规划建设大型居住区项目,其中位于S河南岸的一期工程已建成,
油田验收某油田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6年3月获得批复。目前,该工程已试运
某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成立于2005年,截至2014年年底已开发土地面积占规划用地面
西南地区某山区河流A河为L江的一级支流,共规划4级电站,均采用引水式开发。上游3
原油管道验收项目某原油管道工程于2009年4月完成,准备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原
北方某省级经济开发区设立于2016年,正在编制规划环评文件,开发区规划面积为34
某新设立的工业园区规划建设1座规模为30000t/d的污水处理厂,收水范围包括工
某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规划日处理生活垃圾900t,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日处理生活
随机试题
[originaltext]W:HeyNick,nowthatthemidtermsareover,abunchofusarege
Gethimtosignthecontractbeforehehassecond_______.A、plansB、thoughtsC、i
Thereisnomagicrecipeforsuccess,butthereisoneessential【C1】ing____
某建筑高度为38m,且设有消防电梯的五层针织品生产厂房,耐火等级为一级,每层建筑
测量血压时应注意的问题不包括()A.被测量者需安静休息5分钟 B.被测
某市在交通要道打出了这样的标语:“车让人,让出文明;人让车,让出安全;车让车,让
下列非金属材料中,属于普通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有()。A、硅酸盐水泥 B、硫化物玻
AT的抗凝血酶活性在下列何种因素的作用下达2000倍以上A.肝素 B.VitK
A.药物的解离度提高 B.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提高 C.制成缓释片 D.药
城乡规划不是( )的重要依据。A.安排城乡建设空间布局 B.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