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基于同情、后悔而放弃犯罪,可以成立犯罪中止。 ②客观上能继续犯罪,主观上放弃

练习题库2022-08-02  3

问题 ①基于同情、后悔而放弃犯罪,可以成立犯罪中止。②客观上能继续犯罪,主观上放弃犯罪,即使从伦理角度看不能继续犯罪,也能成立犯罪中止。③犯罪人经过理性判断,认为不能继续犯罪而放弃犯罪,属于犯罪未遂;犯罪人基于感性因素(同情、后悔、恐惧等非理性因素)而放弃犯罪,属于犯罪中止。④若从社会一般人的角度看,当时不能继续犯罪,那么可以认为,犯罪人也是在不能继续犯罪的情况下,而放弃犯罪,不构成犯罪中止,而构成犯罪未遂。a.甲举刀砍杀乙,乙求饶:“请可怜可怜我!”甲见乙可怜而放弃犯罪。b.甲举刀砍杀父亲,刀已经举起,又觉得对方是亲生父亲,难以下手,便放弃犯罪。c.甲举刀砍杀妻子,此时年幼的孩子走进来,哀求甲不要杀妈妈。甲不忍心在孩子面前杀妻子,便放弃犯罪。d.甲准备朝乙开枪,警察们赶到,举枪朝向甲,要求甲住手。甲见状逃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根据观点①,a成立犯罪中止B.根据观点②,b成立犯罪中止C.根据观点③,c成立犯罪未遂D.根据观点④,d成立犯罪未遂

选项 A.根据观点①,a成立犯罪中止
B.根据观点②,b成立犯罪中止
C.根据观点③,c成立犯罪未遂
D.根据观点④,d成立犯罪未遂

答案 ABD

解析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人认为,能够继续犯罪,而主动放弃犯罪。犯罪未遂,是指犯罪人认为,无法继续犯罪,而被迫放弃犯罪。其中,犯罪人认为“能够继续犯罪”,属于前提条件。犯罪人认为“自己是主动放弃犯罪”,属于主观条件。做题时,需先判断“继续犯罪的可能性”,再判断“放弃犯罪的主动性与被迫性”。
a中甲举刀砍杀乙,乙求饶:“请可怜可怜我!”甲见乙可怜而放弃犯罪,甲基于同情而放弃犯罪,符合题干①中的条件,甲成立犯罪中止。
b中甲举刀砍杀父亲,刀已经举起,又觉得对方是亲生父亲,难以下手,便放弃犯罪,虽然本案从伦理角度看不能继续犯罪,但从甲来看,客观上能继续犯罪,主观上自动放弃犯罪,符合题干②的条件,甲成立犯罪中止。
c中甲举刀砍杀妻子,此时年幼的孩子走进来,哀求甲不要杀妈妈,甲不忍心在孩子面前杀妻子,便放弃犯罪,甲属于犯罪人基于感性因素而放弃犯罪,符合题干③的条件,甲成立犯罪中止。
d中甲准备朝乙开枪,警察们赶到,举枪朝向甲,要求甲住手,甲见状逃离,甲属于从一般人的角度看在当时情境下不能继续犯罪而放弃犯罪,根据题干④的条件,成立犯罪未遂。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tihaiku.com/congyezige/6676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