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从业资格
甲在国外旅游,见有人兜售高仿真人民币,用1万元换取10万元假币,将假币夹在书中寄
甲在国外旅游,见有人兜售高仿真人民币,用1万元换取10万元假币,将假币夹在书中寄
admin
2022-08-02
63
问题
甲在国外旅游,见有人兜售高仿真人民币,用1万元换取10万元假币,将假币夹在书中寄回国内。(事实一)赵氏调味品公司欲设加盟店,销售具有注册商标的赵氏调味品,派员工赵某物色合作者。甲知道自己不符加盟条件,仍找到赵某送其2万元真币和10万元假币,请其帮忙加盟事宜。赵某与甲签订开设加盟店的合作协议。(事实二)甲加盟后,明知伪劣的“一滴香”调味品含有害非法添加剂,但因该产品畅销,便在“一滴香”上贴上赵氏调味品的注册商标私自出卖,前后共卖出5万多元“一滴香”。(事实三)张某到加盟店欲批发1万元调味品,见甲态度不好表示不买了。甲对张某拳打脚踢,并说“涨价2000元,不付款休想走”。张某无奈付款1.2万元买下调味品。(事实四)甲以银行定期存款4倍的高息放贷,很快赚了钱。随后,四处散发宣传单,声称为加盟店筹资,承诺3个月后还款并支付银行定期存款2倍的利息。甲从社会上筹得资金1000万,高利贷出,赚取息差。(事实五)甲资金链断裂无法归还借款,但仍继续扩大宣传,又吸纳社会资金2000万,以后期借款归还前期借款。后因亏空巨大,甲将余款500万元交给其子,跳楼自杀。(事实六)请回答。(2012年)关于事实五的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以同期银行定期存款4倍的高息放贷,构成非法经营罪B.甲虽然虚构事实吸纳巨额资金,但不构成诈骗罪C.甲非法吸纳资金,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D.对甲应以非法经营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进行数罪并罚
选项
A.以同期银行定期存款4倍的高息放贷,构成非法经营罪
B.甲虽然虚构事实吸纳巨额资金,但不构成诈骗罪
C.甲非法吸纳资金,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D.对甲应以非法经营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进行数罪并罚
答案
BC
解析
本题考查非法经营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诈骗罪。 A项,依据民法的相关规定,在银行利息4倍的范围内,其债权人利益受到法律的保护,所以甲以银行定期存款4倍的高息放贷的行为,属于民间借贷行为,并不构成犯罪。故A项错误。
BC项,甲四处散发宣传单(宣传特征),假借为加盟店筹资,承诺3个月后还款并支付银行定期存款2倍利息(储蓄特征)从社会上(公众性)筹得资金1000万元的行为,满足《刑法》第176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因为甲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吸收资金后仍对“储户”还本付息,所以不是诈骗犯罪。故BC项正确。
D项,由于不构成非法经营罪,所以不存在数罪并罚的问题。故D项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tihaiku.com/congyezige/667199.html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职业试卷一客观题题库司法考试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法律职业试卷一客观题
司法考试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向乙借款10万元以开冷食店。现借款期限已到,甲的冷食店因其经营不善而倒闭,甲
甲向乙借款10万元,合同约定分3期偿还,第1期还款3万元,期限为2005年5月
甲、乙、丙、丁、戊五人共同组建一有限公司。出资协议约定甲以现金10万元出资,甲
某甲向银行取款时,银行工作人员因点钞失误多付给1万元。甲以这1万元作本钱经商,
甲公司向乙银行借款25万元,双方约定,由甲公司向乙银行交付1万元定金,甲公司届
依据《专利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哪些情况不授予专利权?() A-甲发明了仿真
甲男与乙女通过网络聊天认识,不久后,两人同居。同居期间,甲出资1万元,乙出资5
山西某经营干货的公司向陕西某土产公司购买价值10万元的干辣椒,山西公司拒绝付款
关于诉讼时效中断的表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甲欠乙10万元到期未还,
下列关于旅游纠纷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A.旅游经营者、旅游辅助服务者泄露旅
随机试题
Atfirst,wewillofferyoua(n)______traininginallaspectsofthebusinessin
A.additionalB.ideallyC.alteredD.personalE.likelyF.excessiveG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解决(
以下哪项关于工作底稿审查的说法是不正确的?A.首席审计执行官对工作底稿的复核负有
某批发商收到了相当多的关于账目错误的客户投诉,这些投诉均被登记至计算机化的数据库
资本规划应至少设定内部资本充足率()目标。A.一年 B.两年 C.三
当外部环境处于巨大恶势,企业人力资源具备较强优势时宜采取()A.扭转型战略
网综创作需体现时代特性 当前,网络视听节目呈快速发展态势
反向市场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原因()。A.近期对某种商品或资产需求非常迫切,远大于
企业以自产的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应以账面价值计量该项非货币性福利。(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