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从业资格
甲和乙共同实施拐卖妇女、儿童罪,均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最高法院复核后认为全案判决
甲和乙共同实施拐卖妇女、儿童罪,均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最高法院复核后认为全案判决
免费题库
2022-08-02
77
问题
甲和乙共同实施拐卖妇女、儿童罪,均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最高法院复核后认为全案判决认定事实正确,甲系主犯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但对乙可不立即执行。关于最高法院对此案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将乙改判为死缓,并裁定核准甲死刑B.对乙作出改判,并判决核准甲死刑C.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撤销原判,发回重审D.裁定核准甲死刑,撤销对乙的判决,发回重审
选项
A.将乙改判为死缓,并裁定核准甲死刑
B.对乙作出改判,并判决核准甲死刑
C.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D.裁定核准甲死刑,撤销对乙的判决,发回重审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死刑复核后的处理。《最高法解释》第352条规定:“对有两名以上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其中部分被告人的死刑判决、裁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应当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认为其中部分被告人的死刑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可以改判,并对其他应当判处死刑的被告人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本案判决认定事实正确,甲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但乙可不立即执行,最高法院对乙可以改判,并对其他应当判处死刑的被告人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故B选项正确,当选;A、C、D选项错误,不当选。本题选B。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tihaiku.com/congyezige/665802.html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职业试卷一客观题题库司法考试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法律职业试卷一客观题
司法考试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2017年真题)最高法院印发的《人民法院民事裁判文书制作规范》规定:“裁判文书
(2017年真题)最高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有利于方便当事人诉讼、保证案件审理更加公平
(2017年真题)某法院在审理一起合同纠纷案时,参照最高法院发布的第15号指导性
(2015年真题)2015年4月,最高法院发布了《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
(2017年真题)在一审法院审理中出现下列哪一特殊情形时,应以判决的形式作出裁判
(2017年真题)某小学发生一起猥亵儿童案件,三年级女生甲向校长许某报称被老师杨
(2020年真题)甲以出卖为目的拐骗妇女丙后,将丙关在房间中数日。一日甲将丙捆绑
(2017年真题)某案件经中级法院一审判决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回应社会关注和
(2021年真题)关于刑法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怀孕妇女在羁押期间自然流产
(2015年真题)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儿童在公共游泳池溺水
随机试题
【B1】[br]【B4】[audioFiles]audio_eusm_j01_112(20099)[/audioFiles]sketches由空后的and
下列属于基本分析方法特点的是()。A、研究的是价格变动的根本原因B、主要分析价格变动的短期趋势C、依靠图形或图表进行分析D、认为历史会重演A基
[originaltext]W:Mr.Smith,what’swrongwithyoursmartphone?M:Itwouldn’tg
Hurryup,oryou(be)______late.willbe本题考查语法。这是一个复合句,可以确定主句是一般将来时,故应用willbe。
全站仪只需安置一次,仪器便可完成测站上的所有测量工作。
何者不是脑神经核()A.疑核 B.红核 C.孤束核 D.面神经核
歌剧《伊凡·苏萨宁》是()的著名作品。A.格林卡 B.柴可夫斯基 C.卡
当刺激感受器时,如果刺激仍在持续,但传入神经冲动频率已开始下降,此现象称为(
《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进一步区分了一般个人信息和个人敏感信息。个人敏感
某技术方案建设投资额6580万元(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建设期贷款利息为340万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