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从业资格
甲雇凶手乙杀丙,言明不要造成其他后果。乙几次杀丙均未成功,后来采取爆炸方法,对丙
甲雇凶手乙杀丙,言明不要造成其他后果。乙几次杀丙均未成功,后来采取爆炸方法,对丙
最全题库
2022-08-02
78
问题
甲雇凶手乙杀丙,言明不要造成其他后果。乙几次杀丙均未成功,后来采取爆炸方法,对丙的住宅(周边没有其他人与物)进行爆炸,结果将丙的妻子丁炸死,但丙安然无恙。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甲与乙构成共同犯罪B: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C:乙对丙成立故意杀人未遂,对丁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D:乙对丙成立爆炸罪,对丁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选项
A:甲与乙构成共同犯罪
B: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C:乙对丙成立故意杀人未遂,对丁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D:乙对丙成立爆炸罪,对丁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答案
BCD
解析
【考点】故意杀人罪与爆炸罪的区别;刑法上的事实认识错误;共同犯罪【详解】爆炸罪,是指故意使用爆炸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对使用爆炸的方法杀人的,要注意分析其爆炸的行为是否足以危及公共安全,即是否使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受到威胁。如果行为人虽然使用了爆炸的方法杀人,但其行为并没有危及公共安全,应当认定为故意杀人罪;如果危及公共安全,则应当认定为爆炸罪。本案中,乙意欲杀丙,且丙的住宅周边没有其他人与物,故应认定其爆炸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故D错误。打击错误也称方法错误,是指由于行为本身的差误,导致行为人所欲攻击的对象与实际受害的对象不一致,但这种不一致仍然没有超出同一犯罪构成。刑法理论的通说采取法定符合说,即在上述情况下,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杀人的故意,客观上的杀人行为也导致他人死亡,二者在刑法规定的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内是完全一致的,因而成立故意杀人既遂。因此BC错误。甲雇佣乙杀丙,二者之间有共同的犯罪故意,也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因此构成了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故A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tihaiku.com/congyezige/663164.html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职业试卷一客观题题库司法考试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法律职业试卷一客观题
司法考试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2018年真题)《唐律》开篇言明“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如唐太宗所
(2018年真题)甲卖迷药,明知乙将使用迷药进行犯罪活动,仍然教乙迷药的使用方法
(2017年真题)甲欲杀丙,假意与乙商议去丙家“盗窃”,由乙在室外望风,乙照办。
(2017年真题)甲、乙合谋杀害丙,计划由甲对丙实施砍杀,乙持枪埋伏于远方暗处,
(2016年真题)甲、乙共同对丙实施严重伤害行为时,甲误打中乙致乙重伤,丙乘机逃
宪法解释的方法包括哪些?()A.统一解释 B.逻辑解释 C.补充解释
选举制度是一国统治阶级通过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国家代议机关代表的原则、程序与方法等
中国法制近代化经历了曲折的渐进过程,贯穿着西方法律精神与中国法律传统的交汇与碰撞
丙和丁故意伤害戊一案,检察院对丙和丁均做出不起诉决定,戊对丁向法院提起自诉附带民
关于妨害司法活动的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正确?A.甲以暴力方法阻止翻译人、记录人从事
随机试题
AnumberofyearsagoIsatdownonastonebenchoutsidetheTeatroAvenida
Literature,especially【T1】______,givespeopleagreaterappreciationforhi
______madeblankversetheprincipalvehicleofexpressionindrama.A、ThomasKyd
包含8个成员的开发小组的沟通路径最多有()条。A.28 B.32 C.56
有关真空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以下叙述正确的有()。A.真空法不
下列哪项不符合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A.肌张力正常 B.颅神经反射正常 C
30岁经产妇,妊娠20周以前经过正常,随后腹部迅速膨隆,出现腹部胀痛、呼吸困难和
人类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但是人类所观察到的癌症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在分析这种趋势的
政府预算政治决策程序的强制性主要表现在()。A.预算标准的强制性 B.偏好表
酶的辅基A.也称全酶 B.通过非共价键与酶蛋白结合 C.由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