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从业资格
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强调求助者必须()。A:打破行为的刻板定势 B:注意到他人行为
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强调求助者必须()。A:打破行为的刻板定势 B:注意到他人行为
题库
2022-08-02
62
问题
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强调求助者必须()。A:打破行为的刻板定势B:注意到他人行为的影响力C:巩固行为的固有顺序D:注意到自己的感受和行为
选项
A:打破行为的刻板定势
B:注意到他人行为的影响力
C:巩固行为的固有顺序
D:注意到自己的感受和行为
答案
AD
解析
认知行为矫正技术是应对技能学习的程序,该技术关注的是求助者的自我言语表达的改变。梅肯鲍姆(Meichenbaum,1977)认为一个人的自我陈述在很大程度上与别人的陈述一样能够影响个体的行为。CBM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求助者必须注意自己是如何想的、感受的和行动的以及自己对别人的影响,这是行为改变的一个先决条件。要发生改变,求助者就需要打行为的刻板定势,这样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评价自己的行为(Meichenbaum,198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tihaiku.com/congyezige/640643.html
本试题收录于: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题库心理咨询师分类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
心理咨询师
相关试题推荐
案例一(32): 求助者完成了心理测验,回到了咨询室。 心理咨询师:(看了测
案例一(32): 求助者完成了心理测验,回到了咨询室。 心理咨询师:(看了测
案例一(33):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第二次咨询的谈话片断: 心理咨询
案例一(36): 求助者:明白了,那就把我该怎么办当目标吧。 心理咨询师:该
案例一(37): 求助者:知道了,认清自我能算目标吗?解决烦恼问题、内心纠结问
案例一(39): 求助者:真的呀?那具体目标到底是什么呀? 心理咨询师:你想
案例一(41): 求助者:是这样吗?认知问题解决了,情绪和行为问题就解决了?
案例一(41): 求助者:是这样吗?认知问题解决了,情绪和行为问题就解决了?
案例一(42): 求助者:我明白了,可我的认知没有什么问题啊! 心理咨询师:
案例一(47): 求助者:也许吧,你看我在认知上还需要做哪些改变呢? 心理咨
随机试题
A、Shehassomeexperienceofbeinganassistant.B、Sheisinterestedincomputer
Imagineachartthatbeginswhenmanfirstappearedontheplanetandtracks
Thebenefitsofquittingsmoking—reducedriskofcancerandmanyotherhealt
以下哪一行为可能导致传染艾滋病:A.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 B.与艾滋病患者礼仪
如下图,体现了( )绘画风格。 A.立体主义 B.表现主义 C.野兽主义
第一个用于治疗艾滋病的核苷类药物是A.阿昔洛韦 B.奈韦拉平 C.齐多夫定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赦既赦其刑,又赦其罪B.特赦只赦其刑
下列合同中,属于要式法律行为的有( )。 A.赠与合同 B.买卖合同 C
航站楼时钟系统母钟的校准是( )时间。A.北斗卫星 B.GPS C.格林威
3个月小儿按公式计算其身高、头围约是A.55cm,38cm B.60cm,40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