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从业资格
初中音乐《踏雪寻梅》 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一)教学过程 1.创设导入 教师播放《铃儿响叮当》并提问:歌曲是那个国家的作品?你在什么时候学的这首歌?(
初中音乐《踏雪寻梅》 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一)教学过程 1.创设导入 教师播放《铃儿响叮当》并提问:歌曲是那个国家的作品?你在什么时候学的这首歌?(
题库
2022-08-02
112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初中音乐《踏雪寻梅》 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一)教学过程1.创设导入教师播放《铃儿响叮当》并提问:歌曲是那个国家的作品?你在什么时候学的这首歌?(美国的《铃儿响叮当》,我们在幼儿园或者是小学的时候学过这首歌,圣诞节的时候大街小巷都会播放这首歌曲。)我们中国也有一首铃儿响叮当,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踏雪寻梅》。2.新课学习(1)欣赏歌曲①对比欣赏歌曲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都有响叮当,情绪都很欢快;不同点:音色不同、演唱形式不同,韵味不同)②再次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歌曲的情绪是欢快的,悠闲的,怡然自得。)(2)练一练①老师弹琴,学生分别学唱高、低声部旋律。②老师弹琴学生进行二声部合唱练习。③学生正确的演唱。(3)学唱第一部分:踏雪①老师弹奏歌曲第一部分的低音部分,学生用“叮当”声模仿。②学生根据老师的琴声用碰铃和木鱼敲击,为低声部伴奏。③学生分组表演:第一组模仿“叮当”声,第二声部用碰铃和木鱼模仿铃铛的声音。④学生演奏低声部,老师示范高声部(感受活泼跳跃有趣的情绪)。⑤学生跟琴学唱高声部的乐谱,感受乐曲“响叮当”的力度(驴子由远及近,我们的歌唱力度应该越来越强,声音越来越大)。⑥学生跟琴学唱高声部的歌词。师生评价:演唱时声音欢快清脆、有跳跃性,四个铃铛由小及大的声音表示,唱出由远及近的效果,表现出人们骑驴踏雪的兴奋心情。⑦学生分组表演。(4)学唱第二部分:寻梅①老师示范高声部的两种不同唱法:一种歌唱很平,另一种很兴奋。学生判断。②老师弹琴,学生演唱高低声部乐谱。③学生填词学唱。④两声部合唱。⑤学生再次演唱第二部分。3.巩固提高(1)二声部合唱:踏雪寻梅①分别演唱高低声部。②在老师指挥下,尝试二声部配合演唱,提醒高声部为主旋律,低声部为配合旋律。③二声部再次配合演唱。(2)介绍作曲家4.课堂小节《踏雪寻梅》表现了一种高雅的意境和纯朴的生活情趣。希望同学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有朝一日也去感受那大雪梅花的芳香。用纯真的心发现自然之美、感受音乐之美,下课。(二)板书设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tihaiku.com/congyezige/2748069.html
本试题收录于:
教师资格面试初中音乐题库教师资格面试分类
教师资格面试初中音乐
教师资格面试
相关试题推荐
计算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需计算后回答的问题须列出算式;计算过程中的小
图书出版合同的内容必须有( )等。A.签约双方的名称和作品名称 B.作品的配
签订出版合同是图书编辑过程中( )。A.可有可无的环节 B.可以由作者决定是
设计选题实施方案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A.选择作者 B.拟订进度计划
下列对图书内容的主题设计的理解,正确的有( )。A.主题设计是指确定未来图书中
关于选题申报,说法错误的有( )。A.选题报告由设计选题的编辑起草 B.选题
出版社接到某自投稿,审读后决定采用。关于这一过程中编辑的选题策划工作,说法正确的
下列书名中,能够鲜明地映现内容的主题设计和体裁设计的是( )。A.《寂静的春天
选题设计包括对出版物的( )等的设计。A.内容 B.文字规范 C.复制流程
在设计图书的篇幅时,一般不需要考虑( )。A.目标读者的闲暇时间 B.图书的
随机试题
PassageTwo[br]Whatdoestheunderlined"That"inPara.3referto?Thenewbus
Theteacherstoodwithhisbacktothe【11】onawintermorning.Hedecidedto
[originaltext]Anewstudyfoundthat43percentofboyandgirlparticipant
关于编辑工作的创造性,说法正确的有( )。A.编辑工作的创造性既有原创成分,又
防火墙能在火灾初期和扑救火灾过程中,将火灾有效地限制在一定空间内,阻止在防火墙一
家庭自我测量血压对于新诊断的高血压,建议()。A.自测血压连续7天,每天早晚各1
飞机离站前12小时退票,应支付原票款()的退票费。A:0.05 B:0.1
下列各项中,应当计入发生当期损益的有( )。 Ⅰ.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形成的
如为流动资金贷款,借款人需要提交的资料不包括()。A.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B.
2×20年度,甲公司发生与销售相关的交易和事项如下: 资料一:2×20年10月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