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从业资格
材料: 苏老师在“区域环境问题及区域可持续发展”一课中的主要教学过程如下。 (1
材料: 苏老师在“区域环境问题及区域可持续发展”一课中的主要教学过程如下。 (1
资格题库
2022-08-02
69
问题
材料: 苏老师在“区域环境问题及区域可持续发展”一课中的主要教学过程如下。 (1)大屏幕展示照片“阿拉善地区穿着衣服的羊”,引出本课主题:寻找照片背后的故事——探寻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之路; (2)视频展示当地的典型景观及当地人给羊穿上衣服的原因(没有草,羊相互咬食羊毛),通过问答引导学生认识当地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 (3)视频介绍阿拉善从曾经的水草丰美到后来沙逼人退的过程,引导学生从自然与人文两方面探究当地生态环境问 题产生的原因; (4)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完成黑板上的“阿拉善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模式图”; (5)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如何才能让羊脱去衣服——探寻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6)引导学生总结分析区域环境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方法,并学以致用,自主探究“太湖的生态环境问题”。问题: (1)举例说明苏老师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开展本课的案例教学。(6 分) (2)结合材料,归纳案例教学的一般程序。(10 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①多媒体教学法。苏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照片(穿着衣服的羊)及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阿拉善地区的生态环境 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本课的探究任务——如何让羊脱去衣服。 ②小组讨论法。苏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③案例探究法。苏老师通过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问题这个案例,引导学生总结分析区域环境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的 一般方法,学以致用,自主探究“太湖的生态环境问题”。 (2)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从“个”知“类”,由“特殊”归纳“一般”。案例教 学的一般程序如下。 ①呈现案例,获取感性认知(以例激趣)。苏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视频呈现阿拉善地区的典型景观及生态环 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案例分析的背景。 ②分析案例,明晰概念,综合分析(以例说理)。苏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 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探寻荒漠化防治的措施。 ③模型建构,迁移运用(以例导类)。苏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区域环境分析的一般方法,构建区域生态分析模型, 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太湖的生态环境问题”,做到知识的迁移运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tihaiku.com/congyezige/1899800.html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笔试分类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笔试
相关试题推荐
在教师和学生问题上,杜威提出了______的观点。
皮亚杰的学前教育观是以其儿童心理学理论作为基础的,这种理论认为儿童认识发展的过程
在以鸟为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认识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驼鸟生活在沙漠中,丹顶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包括教学活动)目标具有的特点( )。A.目标表述具体
把一个暂时未知的量同另一个作为标准的约定的已知量作比较,这个比较过程叫做( )
论述日常语言教育活动通常包括的几种形式以及每种形式下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在设计语言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哪些原则。
下列哪项是语言活动过程的骨架( )。A.教育目标 B.教育内容 C.教育方
“课程即教学计划”这种课程概念关注的重点及其隐念的教育价值观是什么,它的合理性及
如何理解课程实施实际也是一个课程的“再设计”的过程?
随机试题
Bebop’slegacyis(i)______one:bebopmayhavewonjazztherighttobetakens
SharingEconomicLossesthroughInsuranceEachminut
[originaltext]Nowadaysmoreandmorepeoplehavetospendlengthyhoursbef
AfterreadinganarticleintheHeraldaboutmemorylossanddementia,Ican
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说,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
A.松弛性咬合板 B.稳定性咬合板 C.再定位性咬合板 D.枢轴性咬合板
2010年排名第二的海洋产业增加值比倒数第一的产业多()倍。 A.174
在Windows中,复制文件的快捷键是()。 A.Ctrl+AB.
由于过去经验的影响,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往往有一种心理准备状态,这是( )。
某水电厂装4台单机容量为40MW的水轮发电机组,采用2个扩大单元接线,发电机电压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