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从业资格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考试题库
2022-08-02
104
问题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的内容标准是: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材料二某版本高中实验教科书《化学1》“钠的重要化合物”的部分内容: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思考与交流 1.回忆前面做过的实验.描述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颜色、状态。 2.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和氧化钙与水的反应类似,请你写出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3—5 把水滴入盛有少量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用手轻轻摸一摸试管外壁,有什么感觉?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有什么现象发生?
通过实验和观察.请你描述一下这些现象。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2Na202+2H20=4NaOH+02↑ 过氧化钠还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2Na202+2C02==2Na2C03+02↑ 因此.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氧气的来源。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必须化学1的“从实验学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和“金属的化学性质”等知识。 要求: (1)回答材料二中“思考与交流”中的问题。 (2)完成“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教学设计片段,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过程。并对教学过程做简要说明。(不少于3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2)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实验探究,认识过氧化钠的性质及其用途; 掌握Na202和Na20的共性和差异性。过程与方法: 利用“结构决定性质”的思维理念.去学习和归纳同类物质的性质:通过实验演示,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自己总结,培养实验观察能力;运用课本设置的“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深入认识钠的氧化物的一些性质,并意识到性质决定物质用途.关心它们的用途,多联系生活实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开动脑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实验探究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对钠及钠的化合物的实验探究,学会由事物的表象解释事物的本质、变化,培养热爱科学、奉献科学的精神。 ②教学重点: 过氧化钠的性质。教学难点: 对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实验的探究与现象的分析。③教学过程:
|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tihaiku.com/congyezige/1881889.html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笔试分类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笔试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 以下为某教师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中的片段。 首先
材料: 某教师在教学中绘制了如下概念图: 问题: (1)材料利用
教学语言的学科性要求教师要运用本学科的语言来教学,这种语言是( )。A.日常术
在一节公开课上,教师组织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分析典型案例,结合自己对基因突变的了解
材料: 问题: (1)在上述“腐乳制作”的教学中,主要运用了
材料: 某教师对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在选材、提取、过滤、色素
材料: “细菌的结构与营养方式”一节的课堂提问设计如下: (1)课件展示细菌
材料: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一节内容
材料:高三复习时,某教师通过如下试题考查学生的概念掌握情况。 问题
材料: “翻转式教学”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学课堂教学。某教师在“生态系统和生
随机试题
Dynamiccommercialandtechnologicalforcesaredeepeningworldwideeconomic
Whateffectscanstresshaveonourworkandlife? Ithinkstressmayhaveboth
(1)Inhisclassicnovel"ThePioneers,"JamesFenimoreCooperhashishero,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需要考虑日照条件的情况有()。A:建筑物的朝向、间距 B
关于凝胶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卡波姆的黏度大小主要由卡波姆的用量所决定
甲企业销售一批商品给乙企业,增值税发票上注明售价60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10
情境模拟测试的方法有很多,如()等。A.公文处理模拟法 B.无领导小组讨论法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的接受学习。
经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审核同意()。A.核医学科可购买和调剂本专业所
根据牙列缺损的Kennedy分类,缺失者属于A:第三类第二亚类 B:第三类第一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