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样品的采集、保存和运输

admin2022-08-02  22

问题 生物样品的采集、保存和运输

选项

答案

解析 1.生物样品的采集 首先需选择生物材料,样品种类及待测物质。选择的主要依据是被测毒物的中毒机制和代谢动力学的研究结果,毒物和(或)代谢产物、加合物或效应指标,以及易采集和易保存等。常用的材料有尿、血和呼出气。
(1)尿:尿容易收集,并易被接受,故是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尿的采样时间主要依据毒物在体内的半衰期长短而定,半衰期短的接触者尿中毒物的检出是代表近期接触。半衰期长的毒物,则代表相当一段时间接触的浓度。尿采样时还应注意污染问题。特别是测定尿中金属时,应使用适当材料和特殊处理的容器。采集后的尿要妥善保存。
(2)血:血中毒物的含量可反映毒物在体内的近期接触水平,并具有含量较稳定、取样污染机会少以及不受肾功能影响等优点。血样分血清、血浆和血细胞,可采静脉血、指血和耳血,应根据需要加以选择。采样时应正确使用抗凝剂及防止溶血。血中挥发性毒物的测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呼出气中挥发性毒物测定的基础。有蓄积性的毒物血中浓度主要反映机体的负荷。并应注意血中浓度与蓄积部位含量的相关关系。
(3)呼出气:终末呼出气的分析主要用于接触挥发性有机毒物的评价。采集呼出气时,应注意区别混合呼出气和终末(肺泡)呼出气。通常在接触期间,混合呼出气中毒物的浓度大于终末呼出气。接触后,混合呼出气中浓度小于终末呼出气。选择呼出气作为检测介质突出的优点是无损伤性。其主要缺点是易污染,波动大。肺通气量的大小对肺泡气中毒物的浓度影响也与毒物的溶解度有关。溶解度小的影响不大,溶解度大的毒物,肺通气量可增加肺泡气中毒物浓度。
(4)其他材料:测定乳汁和脂肪组织可反映亲脂毒物的负荷或也可用于评价毒物是否能转运到新生儿。粪便主要反映经口摄入的水平,在职业医学中实际意义不大。头发和指甲可能有外污染,需要解决洗涤问题。汗液、痰和唾液均可能成为良好的生物检测材料,但整个方法学尚未解决,如存在分泌率、外污染等问题,常规使用受到限制。
2.生物样品的贮存 样品应在采样后及时分析,但一般难以做到。故应妥善保存,样品贮存时必须注意不要使待测组分受损、变质,也不能在生物样品中混入干扰物质。并应注意样品的挥发及器皿的吸附损失等。常用的贮存方法有以下几种:
(1)低温保存:尿样一般贮于4℃冰箱或低温冰箱冷冻保存,必要时需添加稳定剂。血样的保存条件较为严格,现场应用冰瓶保存并应及时送检。到达实验室后,根据不同情况选择4℃冰箱或低温冰箱保存,特别是一些血清酶的分析。
(2)冷冻脱水或低压冷冻法:经此处理的样品可在室温下长期保存。
(3)灰化保存:痕量金属元素的分析多用这种方法。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yiliaoweisheng/12268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