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帕累托是19世纪初的意大利经济学家,他是福利经济学家的代表人物,以他的名

考试题库2022-08-02  26

问题 材料1:帕累托是19世纪初的意大利经济学家,他是福利经济学家的代表人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帕累托最优”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经济的一个美好的思想境界。 材料2:米尔顿·弗里德曼曾经说过:伦纳德·里德《铅笔的故事》一文已经成为一篇经典之作,大部分人应该是从未想象过制造一根小小的铅笔竟然需要成千上万的人力,所涉及的行为如此之多,并且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用他的知识完整地描绘出铅笔的整个生产过程,伦纳德·里德在文章《铅笔的故事》里向我们阐述了一个铅笔的制造从原材料的采集到运输再到生产,这个过程的纷繁复杂,包含了无数人从直接参与或间接参与的行业,除了铅笔制造厂的工人外,其他的人不知道为制造铅笔出了力,而铅笔制造厂不过是整个生产过程的小部分而已,一根小小的铅笔在生产制造中涉及了庞大的产业链条,所以人进行分工合作,然而在这一庞大的过程中,人们没有因为本人需要铅笔而从事自己的工作,但是大家都被“无形的手”所困住,使自己的体力和脑力自主的结合,从而带来高效、均衡的社会生产,伦纳德·里德试图通过一支铅笔的制造向人们论证人类可以在没有政府的干预下自由运转,甚至带来更高效的运转,而这只看不见的手起关键作用。 材料3: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匹克迪的新著《21世纪资本论》一经出版便引发东西方各国的热议和争论,作者提出,近十余年来,世界贫富差距正在严重恶化,而且根据预测将会继续恶化下去。当前在美国,前10%的人掌握50%的财富,而1%昀人掌握了20%的财富,现有市场经济体制只会让富人更富,穷人更穷。 阅读上述三段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阐述“帕累托改进”和“帕累托最优”的概念。 (2)请运用所学微观经济学知识分析《铅笔的故事》里所蕴含的经济学原理。 (3)材料3中提出目前全球收入分配差距正在恶化,经济学理论“帕累托最优”是否意味着资源配置是平均的?请用微观理论分析。

选项

答案

解析 (1)“帕累托改进”是指在没有使任何人情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帕累托最优”是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是指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又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 (2)《铅笔的故事>蕴含的经济学原理有: ①讲述了经济规模和分工,成千上万的人进行铅笔生产,将从原材料的采集到运输再到生产,这一系列分散的流程相互协作配合形成经济规模。 ②正如亚当·斯密所说,市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每一个人在追求私利的过程中,却实现了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价格。商品的价格和要素的价格决定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最大化利用,最终达到帕累托最优。在并没有任何人做中枢指导的情况下,就实现了复杂流程的最优化运转,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威力。 (3)经济学理论“帕累托最优”并不意味着资源配置是平均的。理由如下: ①“帕累托最优”是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指在资源分配的过程中,在没有使任何人情况变坏的前提下,不可能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的状态。而资源的平均分配则是完全平均,虽然它的形式上实现了平等,但资源的完全平均也降低了经济的活力和劳动者的积极性。 ②经济学家用帕累托最优的概念来衡量一个经济体是否达到福利最大化,但这个概念并没有;及如何实现公平正义。现在假设大部分人情况没有变坏,但是少部分人财富却大大增加,这是种帕累托改进,但收入分配差距显然恶化了。收入分配恶化,正反映出市场经济重效率不重公平的弱点。因此,经济学家有必要对如何更好地实现公平正义,改善收入分配恶化的情形,而作更进一步的研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xueli/270869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