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英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为15.9,美国的为29.2(1995年为100)

最全题库2022-08-02  37

问题 1973年英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为15.9,美国的为29.2(1995年为100)。2003年这个值在英国为122.4,在美国为121.5,两国汇率在1973年为 0.4304£/1$,2003年为0.5975£/1$。 A.计算从1973~2003年间的英国和美国通货膨胀率之差,并用它比较同期英镑对美元的贬值情况。 B.在1973~2003年间的英国和美国之间,相对购买力评价理论有效吗?为什么?

选项

答案

解析 A.①1973~2003年间的英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22.4-15.9)/15.9=669.81%;1973~2003年间的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21.5-29.2)/29.2= 316.10%。1973~2003年间的英国和美国通货膨胀率之差为:669.81%-316.10% =353.71%。②两国汇率在1973年为0.4304£/1$,2003年为0.5975£/1$,1973~2003年英镑对美元的汇率变动情况为:(1/0.5975-1/0.4304)/(1/0.4304)=(1.6736-2.3234)/2.3234=-27.97%,即英镑对美元贬值了27.97%。显然,1973~2003年间的英国和美国通货膨胀率之差要大于同期英镑对美元的贬值情况。 B.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尽管汇率水平不一定能反映两国物价绝对水平的对比,但可以反映两国物价的相对变动,物价上升速度较快(物价指数相对基期提高较快)的国家,其货币就会贬值。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公式为:其中,PId,t、PIf,t分别是本国和外国在t期的物价指数;e0是基期的汇率;et是计算期的汇率。若以1973年为基期,2003年,英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为:100×(1+669.81%)=769.81,美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为416.10。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公式,2003年的汇率为:相对购买力平价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可以反映出英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上升较快,英镑相对美元贬值,但是,由于不同国家,物价指数的选择不同,商品分类上存在主观性等原因,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计算出的汇率与实际汇率之间存在偏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xueli/270576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