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现有一处理能力为600t/d的生活垃圾填埋场,位于距市区10km处的自然冲沟

admin2022-08-02  34

问题 某市现有一处理能力为600t/d的生活垃圾填埋场,位于距市区10km处的自然冲沟内。厂址及防渗设施均符合相关要求。现有工程包括填埋区、填埋气体导排系统、渗滤液处理导排系统以及敞开式调节池。渗滤液产生量约为80m3/d,直接由密闭罐送距离填埋场3km、处理能力为4×104m3/d的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填埋场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到附近的小河。  随着城市的发展,该市拟建一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能力1000t/d,建设内容包括两个焚烧炉,2×22t/h余热炉和2×6MW发电机组,设垃圾卸料、输送、分选、贮存、焚烧、发电、飞灰固化和危险废物处理等,配套垃圾渗滤液收集、处理系统,事故处理池,垃圾焚烧产生的炉渣、飞灰固化体均送现有的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发电厂距现有的垃圾填埋场2.5km,不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厂址及附近均无其他工矿企业。  【问题】  1.简要说明现有的垃圾填埋场存在的环境问题。  2.列出垃圾焚烧发电厂主要的恶臭因子。  3.除了垃圾贮存池和垃圾输送系统外,本工程产生恶臭的环节还有哪些?  4.给出垃圾贮存池和输送系统控制恶臭的措施。  5.简要分析焚烧炉渣、焚烧飞灰固化体处置方式的可行性。

选项

答案

解析 1.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96),现有的垃圾填埋场存在的环境问题有:
  (1)调节池露天敞开,未采取消除恶臭的措施;
  (2)垃圾渗滤液应由填埋场自行处理,且满足相关标准后才能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
  (3)生活污水不能直接外排,需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入环境水体。
2.垃圾焚烧发电厂主要的恶臭因子为:
  (1)硫化氧;
  (2)氨气;
  (3)甲硫醇;
  (4)甲硫醚;
  (5)三甲胺;
  (6)苯胺;
  (7)臭气浓度。
3.本工程产生恶臭的环节还包括:
  (1)分选工艺过程中垃圾中恶臭气体直接挥发;
  (2)卸料过程中恶臭气体的挥发;
  (3)垃圾渗滤液的收集、处理系统中气体挥发以及废气产生;
  (4)事故处理池挥发出的恶臭气体等。
4.垃圾贮存池和输送系统控制恶臭的措施应包括:
  (1)全体工艺均应采用密闭设计,防止气体外泄污染空气;
  (2)采用负压、微负压、引风、吸气等工艺手段控制处理过程中的废气挥发;
  (3)定期检查垃圾贮存池和输送系统的密封性;
  (4)在敏感点位(如管道连接处、垃圾贮存池出入口周边)设置检测装置,实时监控周围环境空气质量。
5.(1)焚烧炉渣的处置方式可行。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经焚烧的炉渣可直接进入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处置。
  (2)不能确定飞灰固化体处置方式的可行性。固化体需进行相关检验,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的相关要求后,才可以进入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2629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