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泥厂现有一条4000t/d水泥熟料的干法窑外分解工艺生产线,并有自备的石灰石

admin2022-08-02  20

问题 某水泥厂现有一条4000t/d水泥熟料的干法窑外分解工艺生产线,并有自备的石灰石矿山、砂页岩矿山,年产硅酸盐水泥125万t。现有工程环保治理设施完备,“三废”排放均符合标准。  该水泥厂拟扩大生产规模,扩建两条4500t/d熟料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采用石灰石、砂页岩(或覆盖土)、河砂、工业废渣和铁矿石五种原料配料,无烟煤掺部分高热值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作为熟料烧成燃料、掺烧适量热值高的工业废弃物,年产水泥熟料288万t,年产P.Ⅱ42.5水泥313万t。该水泥厂扩建的同时,将相应关停、淘汰其所在市境内的17家企业27条生产工艺落后、环保设施配置不全、经济效益差的机立窑生产线,年生产能力累计达251万t。  扩建工程包括新建主生产厂区、矿山扩能改造工程和专用码头改造工程。现厂区位于丘陵地带,该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为2.5m/s,新建主生产厂区位于现厂区内西北角空闲地块,拟新建原料、燃料堆场和预均化堆场区,主生产区,粉磨站区等三个功能区。石灰石矿山与西南砂岩矿山邻接,位于拟建厂址西北方约9km;石灰石火药库区设置于安全隐蔽的山岭北坡山谷中,现设有2个30t的炸药库、1个6万发的雷管库;矿山为凹陷露天采矿场,开采出的石灰石与砂岩运至破碎站混合破碎后,经胶带输送机廊道运至主生产厂区。扩能改造后,矿山可提供30年的资源保证。  该扩建工程生产线废气排放总量322万m3/h,共设收尘器77台,对窑尾和窑头废气分别采用高效布袋除尘器收尘,收尘后粉尘排放浓度≤30mg/m3;其余各点废气经袋式收尘器处理后,粉尘排放浓度符合国标规定。预测计算表明,该项目PM10、TSP的年平均最大地面浓度出现在距厂址600m处,日均最大地面浓度也多在600m以内。该扩建项目污水总量为214.0m3/d,经生化处理达到中水水质要求后回用,全厂生活、生产污水实现零排放。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该项目建设是否符合水泥行业产业政策?请说明理由。2.请分析工程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因素。3.请确定该项目厂区的卫生防护距离。4.根据所提供的素材,分析该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影响因素。

选项

答案

解析 1.该工程符合水泥行业产业政策,理由如下:
  (1)生产规模为2×4500t/d,该工程燃烧中掺部分高热值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属于发改委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的鼓励类项目:“利用现有2000吨/日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窑炉处置工业废弃物、城市污泥和生活垃圾”。
  (2)采用的“新型干法水泥”工艺为国家鼓励的工艺。
  (3)该水泥厂扩建的同时,将相应关停、淘汰其所在市境内的17家企业27条机立窑生产线,符合“鼓励地方和企业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方式,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的产业政策。
  (4)拥有自备石灰石、砂页岩矿山,且运距较短,属于“有资源的地区”,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地区;矿山可提供30年的资源保证,符合“新建水泥生产线必须有可开采30年以上的资源保证”的产业政策。
2. 工程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包括主体工程和矿山两部分,分析如下:
  (1)主体工程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①原料装卸、均化、破碎、粉磨,煤破碎、制粉、输送,熟料冷却、输送,水泥粉磨等活动,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粉尘、噪声(破碎、粉磨、风机产生的)。
  ②原料贮存,熟料贮存、散装,水泥贮存、包装等活动,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粉尘。
  ③生料预热、分解,熟料煅烧、冷却、破碎等活动,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废气(SO2、NOx、烟尘)、噪声。
  ④设备冷却,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生产废水。
  (2)矿山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①石灰石矿山开采活动,环境影响因素为:粉尘(矿石破碎、凿岩钻孔、爆破等产生的)、废水(矿坑涌水)、噪声(钻孔、爆破、破碎产生的)、废土石、爆破震动;生境破坏;水土流失。
  ②废石场的废石堆填活动,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生境破坏和水土流失。破碎机站的石灰石破碎活动,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粉尘、噪声。
  ③矿区内公路的石灰石和废石运输活动,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扬尘、汽车尾气、噪声。
  ④皮带长廊的石灰石输送活动,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粉尘、噪声。
  ⑤炸药库的炸药存放活动,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环境风险。
  (3)公用工程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①加油站、机电汽修、车辆清洗等辅助活动,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生产废水、废机油。
  ②办公、食堂、浴室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生活污水、油烟、生活垃圾。
3. 该项目厂区的卫生防护距离确定方法如下:
  项目年产水泥288万t>50万t,厂址所在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为2.5m/s,根据《水泥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 18068—2000),该改扩建工程厂界与居住区之间卫生防护距离为500m。但该项目位于丘陵区,属复杂地形,GB 18068—2000规定,地处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卫生防护距离,应根据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报告,由建设单位主管部门与建设项目所在省、市、自治区的卫生、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共同确定。预测计算表明,该项目PM10、TSP的年平均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距厂区600m处,日均最大落地浓度也多在600m以内,故该项目厂址卫生防护距离应取600m,该范围内不能新建村民住宅,以避免最大落地浓度对敏感目标的影响。
4.该项目主要存在以下风险影响因素:
  (1)矿山火药库风险影响分析。石灰石火药库区设置于安全隐蔽的山岭北坡山谷中,火药库的风险主要为火药意外爆炸对周边环境及人员造成的危害。环境危害主要为爆炸后引发的火灾对火药库区域的植被、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2)综合利用固废运输风险。该项目无烟煤掺部分高热值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作为熟料烧成燃料,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运输存在一定风险,在运输中风险事故一旦发生,固废可能对土壤、地下水、地表水造成污染,污染的程度取决于事故排放强度与处理系统的适应力等。
  (3)综合利用固废焚烧风险。该项目掺烧部分高热值工业废渣作为熟料烧成燃料,《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2004)规定:“水泥窑不得用于焚烧重金属类危险废物。”该项目应加强综合利用工业废渣的成分控制,杜绝混入重金属物质。一旦工业废渣混入重金属,经焚烧过程,重金属从固态转化进入废气,虽然窑尾高效布袋收尘器能拦截部分重金属,但仍会给大气环境带来污染,造成重金属污染风险。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2628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