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某施工企业中标承建了一座日处理污水能力为20000t污水处理厂工程

admin2022-08-02  19

问题 背景资料:某施工企业中标承建了一座日处理污水能力为20000t污水处理厂工程,为防止初沉池、二沉池、曝气池等薄壁钢筋混凝土排水构筑物产生裂缝,施工时采取了如下措施:1.加大水泥用量,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2.增加坍落度,提高混凝土的扩散度。3.选择低温时浇筑。4.为了能尽早拆除模板,加快模板周转。采用提高混凝土的入模温度的办法,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结果事与愿违,混凝土仍出现了裂缝。问题:1.分析上述四条措施是否正确,说明理由。2.叙述防止混凝土构筑物产生裂缝的控制措施。3.试述水池满水试验的技术要求。

选项

答案

解析 1.第1条不正确。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有利于混凝土浇筑,但加大水泥用量会增加水化热,混凝土体内外温差大,易产生裂缝。 第2条不正确。加大坍落度既增加了水泥用量,增加了用水量,也增加了水化热,会加剧混凝土的干缩,导致温度裂缝和干缩裂缝。
第3条正确。混凝土在气温较低时浇筑会降低浇筑温度。
第4条不正确。为避免混凝土结构物内外温差过大.应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以减少温度裂缝。
混凝土的裂缝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水泥水化热影响、内外约束条件影响、外界气温变化影响、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以及混凝土的沉陷裂缝。
2.防止混凝土构筑物裂缝的控制措施有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采取分层浇筑与振捣、加强混凝土的后期养护。
控制措施分三部分,材料、施工和养护。材料中有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降低水泥用量、控制集料的含泥量、选用合适的外加剂、控制好混凝土的坍落度。分层浇筑有全面分层、分段分层和斜面分层三种方法。养护要知道混凝土表面温度与中心温度之间、表面温度与外界气温之间的温差不超过20℃。此题也是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的内容。
3.水池满水试验的试验要求一共有三条:池内注水、水位观测与蒸发量的测定。
问题是哪几条,不是具体怎么做,可以简答。注水要求有:分三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3。注水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24h,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每次注水后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水位观测包括池内水位注水至设计水位24h以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测读水位的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问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到0.1mm。有盖水池的满水试验,对蒸发量可忽略不计。无盖水池满水试验的蒸发量需作测定。还应该记住渗水量的合格标准: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池不得超过2L/(m2?d);砌体结构水池不得超过3L/(m2?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23377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