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建筑工程
背景资料 A施工单位承建某新建单线铁路隧道,隧道全长1 280m。根据设计图
背景资料 A施工单位承建某新建单线铁路隧道,隧道全长1 280m。根据设计图
admin
2022-08-02
79
问题
背景资料 A施工单位承建某新建单线铁路隧道,隧道全长1 280m。根据设计图纸,进口段50m埋置较深,出口段30m埋置较浅,设计围岩级别均为Ⅴ级,石质比较破碎。洞身部分除进、出口段外围岩级别主要为Ⅱ级,局部节理较发育地段围岩级别为Ⅲ级,地下水不发育。在施工前及施工中有以下情况发生: 事件一,进口段正洞施工时,施工单位采用全断面法开挖,刚进洞即发生塌方事故,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事件二,由于该隧道围岩中基本没有裂隙水,且钻孔时高压水有时不足,钻爆作业时粉尘特别大,施工队采取加强通风的措施,但效果不明显。 事件三,进出口段V级围岩段开挖支护完成后,同时进入洞身Ⅱ、Ⅲ级围岩地段施工,假定每一单口循环开挖进尺为2.50m,平均综合循环时间为12h,剩余20m后由出口端单口开挖。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造成隧道塌方的主要原因。 2.针对事件二,还可采取什么措施有效降低粉尘? 3.针对事件三,进入洞身Ⅱ、Ⅲ级围岩地段后多少天可实现隧道贯通。
选项
答案
解析
1. 主要原因是:采用的开挖方法不对,不应采取全断面法施工,而应采取台阶法施工。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隧道开挖方法的应用。根据隧道施工工法要求及现场施工经验,对于单线隧道,全断面开挖法适用于Ⅱ、Ⅲ级围岩地段,台阶开挖法适用于Ⅳ、Ⅴ级围岩;背景资料显示该隧道为单线隧道,进口段虽然埋置较深,但围岩级别为Ⅴ级,石质比较破碎,不能采用全断面开挖法,否则会造成坍塌。
2.
还应采取:湿式凿岩、喷雾洒水、个人防护等措施。
[分析]此题考查隧道开挖防尘措施要求。在隧道施工中采取的防尘措施应是综合性的,应分别从工艺控制、机械辅助、人身保护多角度采取措施。对于隧道防尘应采取湿式凿岩、孔口捕尘、机械通风、喷雾洒水和个人防护相结合的综合防尘措施。背景资料中仅采用机械通风措施是不够的。
3.
122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是否熟悉隧道开挖进度计算方法。解题思路是首先查找背景资料中给定的条件,主要计算参数有:洞身Ⅱ、Ⅲ级围岩地段同一时间开始施工;单口循环开挖进尺为2.50m;平均综合循环时间为12h;剩余20m由出口端单口开挖。具体计算过程是:首先计算每天单口施工进尺,为24/12×2.5=5m;再计算两口同时施工的时间,为(1280-50-30-20)÷(5×2)=118d,最后计算单口20m进尺施工时间,为20÷5=4d。施工天数为:118+4=122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155407.html
本试题收录于:
一建铁路工程实务题库一级建造师分类
一建铁路工程实务
一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某本地传输网工程,包括线路和设备两部分。光缆沿线与原有光缆、铁路交越。建设单位和
移动通信系统的带状网主要用于覆盖()。A.公路 B.铁路 C.河流 D.海
背景材料:某施工单位乙方与建设单位甲方签订了某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工期
根据《电信建设管理办法》,中断电信业务给电信业务经营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项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安装和直埋线路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根据内部
根据《电信建设管理办法》,中断电信业务给电信业务经营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
背景资料: 某项目经理部承包了南方某运营商的直埋光缆线路工程,工程开工时正逢酷
背景资料: 具有一级通信工程总承包资质的A施工单位,承接了某电信运营商的一个长
背景资料: 某光缆线路工程采用直埋敷设方式,途中需穿越生态环境脆弱的国家级生态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担了一项密集波分复用(DWDM)传输设备安装工程,采用
随机试题
I’dratheryou______thoseimportantdocumentswithyou.A、don’tB、didn’ttakeC
Whichofthefollowingreflexivepronouns(反身代词)isusedasanappositive(同位语)?A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这表明( )A.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作用
A.禁食 B.限制膳食纤维 C.无动物蛋白质,选用富含支链氨基酸的蛋白质
有担保流动资金贷款的对象应该是()。A.持有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的非法人营业
保险财产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 )的保险。A.保险价值 B.保险责任 C
有的学生为能画出一幅漂亮的图画而努力学习有关的美术知识,有的学生为了考一百分而努
交通民警甲和乙为追缉交通肇事逃逸车辆,遂拦截路经此地的私家车主庞某,要求庞某驾驶
血常规血红蛋白测定(Hb)
零担货运站年货物吞吐量在2万吨以上,但不足6万吨者为()。A.一级零担站 B.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