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速公路是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双向四车道,其路面结构如图所示。

admin2022-08-02  27

问题 某高速公路是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双向四车道,其路面结构如图所示。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管理措施,主要如下:事件一:严格配置机械设备,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生产能力为500t/h,摊铺宽度6m,压实后沥青混凝土密度为2.35t/m3,运输车辆载重量为20t、混合料运到摊铺现场时间为12min,返回拌合场时间为8min,在现场卸料及其他等待时间为3min,车辆储备系数取1.1。事件二:针对路面结构层中C、D 层施工,做了如下规定:(1)D 层施工前,对基层存在的裂缝采取了灌缝、铺设玻璃纤维格栅、洒铺热改性沥青等措施处理。(2)D 层完成48h 后进行了C 层的施工。(3)C 层中混合料的湿轮磨耗试验的磨耗损失不宜大于600g/m2;轮荷压砂试验的砂吸收量不宜大于800g/m2。分两层摊铺时,第一层摊铺后至少应开放交通24h 后方可进行第二层摊铺。事件三:在面层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为保证施工质量设置了以下质量控制点:(1)沥青材料的检查与试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验。(2)沥青混凝土拌合设备及计量装置校验。(3)路面施工机械设备配置与压实方案。(4)沥青混凝土摊铺厚度的控制和摊铺中离析控制。(5)沥青混凝土的碾压与接缝施工。事件四:表面层采用走线法施工;初压采用双轮双振压路机静压1~2 遍,温度应不低于65℃,并紧跟摊铺机进行。复压:采用双轮双振压路机振压4~6 遍,碾压温度多控制在80~100℃。事件五:项目部将20cm 厚石灰稳定碎石底基层、38cm 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8cm 厚粗粒式沥青混合料底面层、6cm 厚中粒式沥青混合料中面层、4cm 厚细粒式沥青混合料表面层等五道工序分别用a、b、c、d、e 表示,并将a、b 两项划分为四个施工段①、②、③、④。a、b 两项在各个施工段上持续的时间如表1 所示。而c、d、e 三道工序不分施工段连续施工,持续时间均为1 周。项目部按各施工段持续时间连续、均衡作业,不平行、搭接施工的原则安排了施工进度计划,严格进行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质量检验。【问题及答案】1. AC-20C 按照组成结构、矿料级配分类分别属于哪种类型?写出结构图中A、B、C、D 代表的名称。2. 计算事件一中混合料运输车数。3. 逐条判断事件二中正误。如有误,请改正。4. 针对事件三,请补充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点。5. 指出并改正事件四中的错误之处。6. 根据事件五中要求,用横道图画出完整的施工进度计划,并计算工期。

选项

答案

解析 1.【答案】按组成结构分类属于密实一悬浮结构;按矿料级配分类属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A:粘层; B:粘层; C:下封层; D:透层。2.【答案】答:拌制一车混合料所需的时间:T=60×20/500=2.4min所需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数:n=1.1×(12+8+3)/2.4=10.54故所需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数为11 辆。3.【答案】第(1)条正确。第(2)条错误。改正:在D 层(透层)完成24h 后进行了C 层(封层)的施工。第(3)条错误。改正:C 层中混合料的湿轮磨耗试验的磨耗损失不宜大于800g/m2;轮荷压砂试验的砂吸收量不宜大于600g/m2。4.【答案】(1)基层强度、平整度、高程的检查与控制。(2)沥青混凝土的拌合、运输及摊铺温度控制。5.【答案】(1)错误1:表面层采用走线法施工。改正:表面层采用平衡梁法施工。(2)错误2:初压采用双轮双振压路机静压1~2 遍,温度应不低于65℃,并紧跟摊铺机进行。改正:初压采用双轮双振压路机静压1~2 遍,温度应不低于110℃,并紧跟摊铺机进行。6.【答案】(1)工期计算流水步距Kab=max(4-0,9-3,12-7,16-9,0-12)=7ab 工序完成所需时间:7+(3+4+2+3)=19 周abcde 四道工序完成的工期=19+1+1+1=22 周(2)绘制横道图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14995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