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特大桥主桥为连续钢结构,桥跨布置为(75+6×120+75)m,桥址区地层从上

admin2022-08-02  21

问题 某特大桥主桥为连续钢结构,桥跨布置为(75+6×120+75)m,桥址区地层从上往下依次为洪积土、第四系河流相的粘土、亚粘土及亚砂土、砂卵石土、软岩。主桥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每墩位8根桩,对称布置。其中1号、9号墩桩径均为φ1.5m,其余各墩桩径均为φ1.8m,所有桩长均为72m。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钻机施工的钻孔及泥浆循环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D为钻头,E为钻杆,F为钻机回转装置,G为输送管,泥浆循环如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事件2:3号墩的1号桩基钻孔及清孔完成后,用测深锤测得孔底至钢护筒顶面距离为74m。水下混凝土灌注采用直径为280mm的钢导管,安放导管时,使导管底口距孔底30cm,此时导管总长为76m,由1.5m、2m、3m三种型号的节段连接而成。根据《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必须保证首批混凝土导管埋置深度为1.0m,如图2所示,其中H1为桩孔底至导管底端距离,H2为首批混凝土导管埋置深度,H3为孔内水头(泥浆)顶面至孔内混凝土顶面距离,h1为导管内混凝土高出孔内混凝土顶面的高度,且孔内泥浆顶面与护筒顶面标高持平。混凝土密度2.4g/cm3,泥浆密度为1.2g/cm3。事件3:3号墩的1号桩持续灌注3小时后,用测深锤测得混凝土顶面至钢护筒顶面距离为47.4m,此时已拆除3m导管4节、2m导管5节。事件4:某桩基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采取了如下做法:(1)钻孔过程中,采用空心钢制钻杆。(2)水下混凝土灌注前,对导管进行压气试压试压。(3)泵送混凝土中掺入泵送剂或减水剂、缓凝剂。(4)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注意测量混凝土顶面高程,灌注至桩顶设计标高时即停止施工。【问题】1.写出事件1图1中设备或设施A、B、C的名称与该回旋钻机的类型。2.事件2中,计算h1(单位:m)与首批混凝土数量(单位:m3)(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π取3.14)3.计算并说明事件3中导管埋置深度是否符合《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规定?4.事件4中,逐条判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

选项

答案

解析   1.A为泥浆泵;B为泥浆池;C为沉淀池(或沉渣池),该钻机为正循环回旋钻机。
  2.H3=74-1-0.3=72.7m
  h1=(72.7×1.2)/2.4=36.35m
  首批混凝土数量V=(3.14×1.82×1.3)/4+(3.14×0.282×36.35)/4=5.54m3
  3.导管埋置深度=74-47.4-22-0.3=4.3m。导管埋设深度符合规范的“导管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的规定。
  4.(1)正确。
  (2)错误,改正为“必须对导管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严禁用压气试压”。
  (3)正确。
  (4)错误。改正为“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标高高出一定高度,一般为0.5~1.0m,以保证混凝土强度”。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14096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