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建筑工程
关于场地、地基和基础抗震,有下列主张: Ⅰ.场地内存在发震断裂且抗震设防烈度低
关于场地、地基和基础抗震,有下列主张: Ⅰ.场地内存在发震断裂且抗震设防烈度低
最全题库
2022-08-02
77
问题
关于场地、地基和基础抗震,有下列主张:Ⅰ.场地内存在发震断裂且抗震设防烈度低于8度时,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影响。Ⅱ.对砌体房屋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承载的验算。Ⅲ.地基中存在震陷软土时,震陷软土范围内,桩的纵向配筋应与桩顶部相同,箍筋应加强。Ⅳ.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桩)的质量稳定性优于沉管灌注桩,适用于抗震设防8度以内适合施工的PC桩。试问,上述主张中哪些是正确的?( )A.Ⅰ、Ⅲ正确B.Ⅰ、Ⅱ、Ⅲ正确C.Ⅱ、Ⅲ、Ⅳ正确D.Ⅰ、Ⅲ、Ⅳ正确
选项
A.Ⅰ、Ⅲ正确
B.Ⅰ、Ⅱ、Ⅲ正确
C.Ⅱ、Ⅲ、Ⅳ正确
D.Ⅰ、Ⅲ、Ⅳ正确
答案
A
解析
(1)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4.1.7条第1款规定,对符合下列规定之一的情况,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①抗震设防烈度小于8度;②非全新世活动断裂;③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时,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厚度分别大于60m和90m。故Ⅰ正确。
(2)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4.2.1条第2款规定,下列建筑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黏性土层的下列建筑:①一般的单层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②砌体房屋;③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4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和框架-抗震墙房屋;④基础荷载与③项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和多层混凝土抗震墙房屋。注:软弱黏性土层指7度、8度和9度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分别小于80、100和120kPa的土层。Ⅱ中缺少前提条件“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黏土层”,故Ⅱ错误。
(3)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4.4.5条规定,液化土和震陷软土中桩的配筋范围,应自桩顶至液化深度以下符合全部消除液化沉陷所要求的深度,其纵向钢筋应与桩顶部相同,箍筋应加粗和加密。故Ⅲ正确。
(4)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3.3.2条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以上地区,不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和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PS)。第3.3.2条条文说明规定,预应力管桩不存在缩颈、夹泥等质量问题,其质量稳定性优于沉管灌注桩。故Ⅳ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1081295.html
本试题收录于:
结构专业考试一级题库注册结构工程师分类
结构专业考试一级
注册结构工程师
相关试题推荐
()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A.区域环境 B.土地资源 C.自然环境
影响城市用地经济性评价的派生因素层不包括()。A.交通通达度 B.城市基础
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设施配套水平等方面的指标属于城市发展目标的()目标。A.社
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思想基础源于()。A.玛塔的带形城市理论 B.霍华德的田
不属于居住区规划设计基础资料的是()A.政策法规性文件 B.竖向规划图和管
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要求的是()。A.在对用地进行细分的基础上,规定用地的
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村庄规划编制重点的是()A.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 B.就业安
市政公用设施是指()。A.城市发展的基础,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设施
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A.矿产资源 B.土地资源 C.海洋资源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任务是()。A.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
随机试题
Somethingweirdishappeningintheoncemarginalworldofenvironmentalism
[audioFiles]audio_eusm_0222(20106)[/audioFiles]A、Gettingrichquickly.B、Distin
WhendidPeterbuytheModel6100Sukiprinter?Heboughtit______.[br]W
[originaltext]M:Hey!Howwasyourtrip?W:Wonderful!Ispentmostofmytime
患儿,男,12岁。哮喘病史5年。面色白,气短懒言,语声低微,倦怠乏力,自汗畏冷,
在PowerPoint的空白幻灯片中,不可以直接插入的是()。A、艺术字 B、
位于设防烈度8度,Ⅲ类场地,高58m的丙类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在重力
某种岩石,其新鲜岩块的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为20MPa,压缩波速为3500m/s
下列各种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中,不利于存货成本日常管理与控制的方法是( )。A.
截流流量大且落差大于4.0m时,可采用( )截流。A.单戗立堵 B.双戗立堵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