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近日,网络上流传一张“首届中国反食品添加剂联盟大会”召开的照片,引发业界专家质

题库2022-08-02  34

问题 ①近日,网络上流传一张“首届中国反食品添加剂联盟大会”召开的照片,引发业界专家质疑。该论坛负责人表示,“没有添加就没有伤害,让我们一起携手加入‘反添联盟’……”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饶平凡表示,反食品添加剂是反科学的,有违于科学精神及世界食品工业的现实。②如果只看名字,这个打着“中国XX”旗号的联盟可以说相当唬人,容易让人误以为是正规的全国性官方组织。但它其实挺“山寨”:一来在“全国社会组织信息查询”中没有任何登记信息,再者发起单位也是曾被处罚的企业,而非职能机构。但身份、法律地位不明,并没有妨碍该联盟发展壮大。根据公开报道,在2015年成立之初只有几家企业加盟,2018年已超过百余家企业。③添加剂本身是化学合成品,不是食品的天然成分,过去历次食品问题风波中,滥用添加剂是相当常见的现象。因此不少人会以为食品添加剂本身有害,吃了对身体不好。谈“添”色变,市面上越来越多打着无添加旗号的产品出现,正是基于此心态的精准营销。④对加盟企业来说,考虑到是食品行业从业者,这些企业在“推动食品安全”的冠冕堂皇理由之外,也难逃营销的嫌疑——如果是真正基于公众健康,那就该看到,食品添加剂并不是食品问题的罪魁祸首,一刀切地反对所有添加剂,反而会加剧外界的误解。⑤事实上,从改善食品风味、色泽、口感,到延长保鲜保质时间,如今食品添加剂的用途已相当常见。比如,没有添加剂,馒头可能就无法发酵;没有防腐剂,食品保质期会极短。而一个被行业公认的常识是,正是添加剂,促成了现代食品工业的大发展。⑥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对添加剂也不是全部禁止,而是规定了种类和用量。外界之所以谈“添”色变,一方面是对食品工业的不了解,导致误解产生。比如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此前的三聚氰胺、苏丹红根本就不是添加剂;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部分无良企业和作坊没有遵照标准,违规超量、超范围使用添加剂,衍生各种乱象。⑦因此,营造安全的食品生产环境,像反食品添加剂联盟这类民间组织,更应该做的,恰恰是多做科普工作,普及常识、消除误解。同时,加强食品行业自律,敦促企业完整公开食品添加剂的成本和剂量,避免信息不对称。⑧利用部分民众的知识漏洞和误解,一棍子打死所有食品添加剂,本身就有悖科学精神,与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________,说到底还是为了推销产品。⑨尤其该联盟的发起企业,还因为广告不规范等几次被罚,其公信力自然大打折扣。而且,食品添加剂早已成为许多食品生产的必备品,那么声称产品无任何添加的加盟企业,是否涉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也有必要查一查。⑩应该说,民间组织发起倡议无可厚非,但动辄打着“协会”或“联盟”之类的名号,以反科学为基础拿食品安全当营销托辞,只会透支自身口碑,引发各种质疑。从国产虹鳟风波到这次“反食品添加剂联盟”事件,都印证了这点,也值得更多企业警醒。对第②段画线部分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身份、法律地位都不明确B.抄袭、模仿国家官方组织C.不是国家正规职能机构D.并非合法登记的社会组织

选项 A.身份、法律地位都不明确
B.抄袭、模仿国家官方组织
C.不是国家正规职能机构
D.并非合法登记的社会组织

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第②段画线部分词语为“山寨”。分析“山寨”的上下文语境,前文阐述“反添联盟”易让人误以为“正规的全国性官方组织”,转折关联词引出“山寨”所在的分句,说明“山寨”表示“反添联盟”并不是正规的全国性官方组织。冒号之后的内容是对“山寨”的具体解释,即“反添联盟”并没有登记信息,且不是职能机构,所以称之为“山寨”。
第二步,对比选项。A、C、D三项均为文中前后文内容的同义替换。B项与文意不符,文中重在强调“反添联盟”不符合规范,并不是“抄袭、模仿”。
因此,选择B选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8764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