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香扑鼻而来,村屯道路干净整洁,一派山水田园风光——这是H县石井村的新景象。

admin2022-08-02  15

问题 茉莉花香扑鼻而来,村屯道路干净整洁,一派山水田园风光——这是H县石井村的新景象。“这风光来之不易呀!”村书记老李感叹。村头屯尾越来越多的垃圾,曾让他头疼不已。“乡亲们腰包鼓起来了,消费向城里看齐,垃圾也与城里‘接轨’,包装袋、农药瓶、农膜、塑料袋等‘难消化’的垃圾越来越多。”老李说,不讲究的,随意丢在房前屋后;讲究些的,扔到偏僻角落。依山傍水的清秀小村,被垃圾搞得邋里邋遢。蚊蝇满天飞、污水遍地流,石井村一度被县里通报批评。省里启动“美丽桂乡”乡村建设活动,以此为契机,H县垃圾分类开始从城区走向农村。县城里垃圾分类的经验,被石井村改进成“乡村版”分类法:厨余类垃圾,给沼气池“喂饭”;可燃烧类,由村里统一集中焚烧;可回收类,由保洁员拣出卖废品;危险垃圾如电池、旧灯管等有毒有害类,则集中送垃圾处理中心处理。乡村垃圾分类,H县打的是有准备之仗。县委牵头成立“高规格”项目实施小组,谋篇布局,制定出工作路线图,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开,不管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如何变,对垃圾分类工作的人、财、物支持始终如一。随后的实施当中,居民分类投放、环卫分类收集、车辆分类运输、终端分类处理,环环相扣、无缝衔接,确保了常态化、制度化。工作中讲求策略,既有“大棒”,也有“胡萝卜”。分不好的,居委会大妈、村干部、分类督查员轮番上阵教;屡教不分的,拒收垃圾;乱丢乱倒的,电视曝光,依规重罚。分得好的,每月会得到洗衣粉、肥皂、牙膏等小奖励。村民每人每年缴纳36元的垃圾费,用于村里聘请保洁员、垃圾清运员、焚烧员等。村里聘请垃圾清运员,每天清运全村14个自然屯的生活垃圾,月薪达6000元。包括民众环保意识启蒙在内的宣传教育培训及时跟进,座谈、宣讲、会演,乡镇、街道、村落一处不落,为“垃圾分类——举手之劳,保护环境”理念造势。“H县所有学校都有垃圾分类制度,并将其与学生的操行分挂钩。同时,还鼓励各学科老师在课堂‘借题发挥’,引导孩子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县教育局李副局长说,“全县中小学生15万人,把他们引导好,影响带动的至少是15万个家庭。如此,代代传承,蔚然成风。”给定资料1介绍了H县乡村垃圾分类工作取得的成绩,县情基本相似的邻县来学习取经后,决定启动这项工作。假设你是邻县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员,为做好群众宣传动员工作,请拟定一份给你县农民群众的公开信。(25分)要求:切合主题,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字数在400-5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2018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湖南乡镇卷)


答案内容布局合理,包括开篇的背景,主体部分的对策,结尾部分的呼吁号召。背景部分采用的是“问题+目的”形式;主体部分首先介绍一下县政府为垃圾分类工作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这样更有利于让群众重视垃圾分类,其次重点在分析民众应当如何去加入垃圾分类工作;结尾部分重在呼吁号召群众参与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内容完整,逻辑结构严谨。
试题分析:
1.题干分析:(1)文种为“公开信”,该文种重在以信件的形式告知公众相关事项或者号召公众响应某个事项,此文种的格式部分包括“标题+称谓+落款”,属于完整格式要求的应用文。(2)身份为邻县负责垃圾分类的工作人员,所以落款为**县人民政府。(3)对象为我县农民群众,所以称谓可以写“各位父老乡亲”或者“各位农民朋友们”。(4)写作目的为“号召农民群众参与做好本县的垃圾分类工作”,基于这一发文目的,正文的主体部分应当是重在谈农民朋友如何响应,如何做好垃圾分类。(5)范围是材料2,题干告知此题是要学习材料2中H县乡村垃圾分类工作的经验,所以只需要看提及H县垃圾分类经验的材料2即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8567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