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3”中划线句子写道“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

题库2022-08-02  32

问题 “给定资料3”中划线句子写道“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这句话内涵丰富。请你根据“给定资料3”,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1)准确、全面,逻辑清晰;(2)不超过3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观点正确,指的是以水喻道,通过了解水的“至柔性格”来理解中国文化的品格与内涵。
1.“水”的意象指水滋养万物而不争夺的包容性,没有固定形状而能随意变化的可塑性
2.“儒”之“柔”指的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性格,“柔”不是软弱无力,是具有柔顺性,能以柔克刚,不受外界危机影响并克服困难,具有“弱德之美”,善于等待和忍耐,并影响人与自然界、他人打交道的方式,在技术层面表现为不违背自然,而是顺应自然,因势利导,使大自然为人类造福;
3.以水喻道有利于:确立存在论的意向,领会“道”的内涵;奠定道德论,凸显道德的品性。
因此,我们应正确理解“水”,发扬以柔克刚的中华文化品格,与自然和谐相处。


~~~~~~~~~~~~~~~~~~~~~
  【解析】
  这是一道句子理解题。答题的范围基本圈定在给定资料3中。
  划线句子内涵丰富但又略显抽象,谈理解时要细读上下文,尽可能找出更多相关的要点,做到“准确、全面”。具体要求中有“逻辑清晰”一项,提示考生在下笔要梳理好作答结构,不可堆砌要点。
  【参考答案要点】
  通过水的“柔”这一特性,我们能够更好理解中国文化性格的多维度。“儒”的本意是“柔”,而柔是水最突出的特征,中国文化中常以水喻道,这与传统儒家文化所推崇的品性不谋而合。
  “水”是柔弱的,不定形的,但正因如此才包含万千可能。
  “儒”字体现国人等待、忍耐的姿态,但并非软弱无力,反而像水一样能够巧妙地适应环境,以柔克刚,这包含了中国人同自然界和他人打交道的智慧。
  受传统文化影响,国人更多采取柔性的方式,淡化攻击性,顺势而行,克服困难,利用大自然,造福人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8545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