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伤害行为的受害者会通过法律渠道表达利益诉求,但是,如果制度不公或失效

admin2022-08-02  26

问题 通常情况下,伤害行为的受害者会通过法律渠道表达利益诉求,但是,如果制度不公或失效,就会引发更多的社会伤害行为:不但强势者可能会进一步伤害弱势者,而且他们也可能受到弱势者的伤害;弱势者也可能对其他弱势者造成伤害,造成“弱者对弱者的欺凌”,这样一来,整个社会就会弥漫着一股戾气,给日常生活带来严重的不安与不快。由此可以推出:A.只有制度不公或失效,强势者才会伤害弱势者B.如果制度不公或失效,弱势者就会伤害强势者C.如果制度公正且有效,就能给日常生活带来安宁与快乐D.只有制度公正且有效,才能防止引发更多的社会伤害行为

选项 A.只有制度不公或失效,强势者才会伤害弱势者
B.如果制度不公或失效,弱势者就会伤害强势者
C.如果制度公正且有效,就能给日常生活带来安宁与快乐
D.只有制度公正且有效,才能防止引发更多的社会伤害行为

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如果……就……”,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公或失效→伤害行为。(伤害行为包括三种情况:强势伤害弱势、弱势伤害强势、弱势伤害弱势)
第三步,进行推理。
A项:该项可翻译为:强势伤害弱势→?公或失效,“强势伤害弱势”是对①的“肯后”,根据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无法确定制度不公或失效的情况,排除;
B项:选项中“制度不公或失效”是对①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选项中的“弱势伤害强势”只是后件三种情况之一,不能必然推出,排除;
C项:选项中“制度公正且有效”是对①的“否前”,根据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无法确定是否能给日常带来安宁与快乐,排除;
D项:该项可翻译为:防止引发更多的社会伤害行为→公正且有效,“防止引发更多的社会伤害行为”是对①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制度公正且有效,可以推出。
因此,选择D选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125068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