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提出问题: 1.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黑板上的水会消失,这是什么现象呢?(汽化) 2.这是物质从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呢?

资格题库2022-08-02  24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提出问题:
1.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黑板上的水会消失,这是什么现象呢?(汽化)
2.这是物质从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呢?(液态变为气态)
教师引导:物质能不能从气态变为液态呢?这种现象又具有什么特点呢?引入《液化》。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液化
多媒体出示寒冷的冬天呼出的“白气”;进入室内眼镜镜片出现“雾气”;清晨树叶上的露珠等图片,并询问学生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白气”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的;小水珠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镜片凝结成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
教师总结: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2.液化的方式
播放液化相关的纪录片。
提出问题:将气体液化的方式有哪些?液化有什么好处?(降低气体温度或者压缩气体体积;液化可以减小体积,便于储存和运输。)
教师举出一些例子,例如火箭中用做燃料和助燃剂的氢和氧,都是以液体状态装在火箭里的;液化石油气也是将可燃气体进行液化后储存的。
3.液化的特点
提出问题:
①汽化的两种现象是什么?汽化有什么特点?(蒸发和沸腾;吸热)
②液化和汽化是什么关系?(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③液化是吸放热情况应该是什么?(放热)
教师举出生活实例: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原因就是水蒸气液化的时候还要放出一部分热,会比开水的温度更高。
环节三:巩固提升
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解释自然界中降雨的形成过程。(自然界中江河湖海等蒸发的水蒸气上升,在空中遇到冷空气凝结,变成降雨。)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总结液化及液化的方式和特点。
作业:查阅资料,利用液化和汽化的知识解释冰箱氟利昂的工作原理。
【板书设计】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7479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