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当

练习题库2022-08-02  15

问题 {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当我们小时候因挑食而导致身体偏瘦,家长或医生会让我们吃什么呢?【学生回答】补锌的食物或者药物。【提出问题】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保健类药物的图片,并让学生仔细观察,设疑“药品说明书上所提到的钾、钙以及镁到底是什么呢?”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二)新课教学【展示图片】多媒体首先展示蛋壳、贝壳以及石灰石的图片。【提出问题】学生观察并猜测这些物质主要的成分是什么?【学生回答】碳酸钙。【提出问题】碳酸钙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学生回答】预设学生得出不同答案“钙元素”“碳元素”“氧元素”。【多媒体展示】运用元素测定仪对碳酸钙分析的检测报告。【教师引导】根据分析报告,碳酸钙确实是由碳、氧、钙这三种元素共同组成的。【提出问题】什么是元素?【学生回答】不同物质中的氢原子的质子数都是1,核外电子数都是1.【教师引导】将质子数都是8的氧原子统称氧元素,质子数都是1的氢原子统称氢元素。那类比这种说法,什么是碳元素?【学生回答】将质子数为6的所有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师生总结】师生共同总结出元素的定义: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多媒体播放】硫在氧气中点燃以及过氧化氢分解的微观动画。【提出问题】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以及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决定元素种类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分子发生了改变,而原子以及元素的种类均没有发生变化。【教师总结】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中的质子数。(三)拓展提高【学生活动】 教师列举出农业中,农民伯伯在春种时为什么要给庄家施肥?蕴含了什么化学知识?【学生回答】补充氮元素、钾元素等有助于庄家的生长。(四)小结作业小结:引导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作业:总结分子、原子以及元素之间的区别完成表格,并预习下节元素的符号的相关知识。【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在化学反应中,不变的是什么?2.本节课中你多处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这样设计是否合理?

选项

答案

解析 1.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
2.
本节课的内容多数属于微观概念的理解和规律的总结,而此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完善,面对较为抽象的微观概念和规律,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所以本节课借助多媒体动画和图片能将抽象的概念和规律具体化,既能帮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又能突破本节课难点内容,综上所述,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是合理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74677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