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练习题库2022-08-02  28

问题 小学科学《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一段音频,提问学生:在音频中都听到了什么声音?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进而引入本节课题——《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环节二:新课讲授活动一:耳朵的结构和功能(1)露出耳朵(耳廓),并提问:这就是我们的耳朵,有它我们就能听到声音了吗?(2)PPT呈现耳朵的构造剖面图,教师组织同桌之间结合图片互相观察、讨论耳的构造及功能。同学回答:耳由耳廓、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等构成。(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根据它们的功能、位置我们把它们分为外耳、中耳、内耳。耳廓、耳道属于外耳。鼓膜是外耳和中耳的分界线。听小骨属于中耳。这个像蜗牛壳的是耳蜗,这一束黄黄的就是听觉神经。这是内耳。声波由耳廓收集来进入耳道,引起鼓膜振动,振动传达到听小骨,听小骨的振动引起耳蜗里液体的震动,再传达到听神经。听神经再把这个讯号传达到大脑,形成声音。我们就听见声音了。活动二: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1)刚才我们了解了声音传播的途径,要想听到声音的重要条件是引起鼓膜的震动。当声音传达到鼓膜时是怎样振动的?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展示。(2)①展示实验器材,将它们做成一个鼓膜模拟装置。(PPT上呈现器材和做好的鼓膜模拟装置。)教师讲解并演示实验:我们先把气球皮蒙在玻璃杯上,再用橡皮筋固定,尽量的绷紧些,因为我们的鼓膜就是很薄的、有弹性的一层膜。就像这样,接着再把纸片撒点在上面,敲击音叉,观察气球皮上的纸片有什么现象。把队鼓分别放在远处和近处,再轻敲和重敲观察纸片的反应有什么不同。(音叉敲的越重,队鼓离的越近,气球皮上的纸片动的越明显)②播放一段音乐,让同学把手放在耳后,手掌围住耳朵,手掌跟随老师开合。教师提问:听音乐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我们把手掌张开,声音就小,合拢就大。)(3)根据学生观察到的现象,教师总结:其实我们耳朵里的鼓膜和气球皮一样,当外界的声音传到耳朵里,会引起鼓膜振动,我们就听到了外界发出的声音;手掌合拢时就像我们耳廓的延续,它可以收集到各方面的声音。环节三:巩固提高比较乌龟的耳朵和人耳的不同。(乌龟的耳朵长在脖子的左右两侧,没有明显的耳廓,它的眼睛后面有两个看起来像贴着的薄膜一样的东西,这就是龟的耳朵。)环节四:小结作业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的知识点。开放性作业:课下收集并了解动物收集信息的其他方式,下节课进行交流。【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简述人耳的构造及各部分的功能。?【参考答案】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传递声波);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耳蜗(产生神经信号);听神经(报告大脑)。?2.本节课你是如何突破重难点的??【参考答案】声音在耳朵里的传递是一个肉眼不可视的过程,但学生的先前学习已经为这里的学习作了铺垫:如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声音可以通过气体、固体、液体传播;包括课始的实验,形象地点明了振动可以在物体间传递。因此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同样先让学生试着说一说(结合图片)大致知道耳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再以实验的强化,让学生更加完整的认识整个传递的过程。紧接着,耳廓作用的猜测与验证,使学生认识到耳廓不可或缺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7461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