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歌曲是艺术领域中的音乐活动,从内容上来看:1.曲式结构:歌曲为两段体,民族调式。2.音域:旋律在五度内浮动。3.节奏:2/4拍,包括:四分音符、八分音符。4

题库2022-08-02  110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这首歌曲是艺术领域中的音乐活动,从内容上来看:1.曲式结构:歌曲为两段体,民族调式。2.音域:旋律在五度内浮动。3.节奏:2/4拍,包括:四分音符、八分音符。4.速度:轻快、活泼,气口处明显。综上所述:这首歌曲适合于中班幼儿演唱。既考查考生组织教学的能力又考查考生的弹奏技能。歌曲《好娃娃》描绘了乖巧的“好娃娃”陪爷爷边走边聊的幸福画面,反映出“好娃娃”对爷爷的一片孝心。
2.弹唱建议
(1)弹:歌曲为C调,民族调式,音域不广,节奏简单,但歌曲旋律有模仿也有对比,因此在对比处易错,备课是可适当标记,以免出错;歌曲建议用半分解和弦伴奏,以表现欢快的节奏特点。
(2)唱:演唱前可用琴弹出歌曲中的第一个音,以最快适应歌曲中C调的音准,避免人声和琴声不统一;注重高低声区的转换。
【活动设计指导】
中班音乐活动:《好娃娃》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感知2/4拍的节奏特点,知道好孩子应该孝敬老人。
2.技能目标:学习用亲切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用不同的动作进行表演。
3.情感目标:体验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情感。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理解歌曲内容,通过歌曲表达自己尊敬热爱长辈的情感。
2.活动难点:大胆尝试歌曲表演,学习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录音机、磁带、钢琴、教学挂图、节奏图谱、人物头饰。
2.经验准备:幼儿学过《好妈妈》儿歌,并感受过儿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复习歌曲《好妈妈》,幼儿分角色表演,感受歌曲情绪
师:“每个小朋友都找一个自己的好朋友,一个做妈妈,一个做宝宝,我们一起来表演《好妈妈》吧!”
2.出示挂图,引出活动主题
师:“小朋友,你们家里除了有好妈妈,还有谁呢?看一看图片中的人是谁?”
师:“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我们怎样来关心自己的爷爷奶奶呢?一起来听一听,歌曲中的娃娃是怎么做的吧!”
(二)活动展开
1.教师范唱歌曲,幼儿理解歌词
教师将歌曲中相应图片按顺序贴在黑板上,幼儿根据图片内容记忆歌词,教师提炼幼儿的回答编成歌词。如果幼儿没有听出全部歌词,教师再次范唱歌曲。
师:“歌曲中的好娃娃为爷爷做了哪些事?为什么叫他好娃娃?”
2.幼儿根据图谱,学唱歌曲
(1)幼儿跟着教师随音乐节奏念歌词
在念诵时,教师注意提示幼儿念出×× ××|××| ×× ××|×—|部分的歌词。幼儿在第一拍处拍手,第二拍处拍腿,连续反复,形成节奏韵律感。
师:“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有什么区别,你还有什么方法表现2/4拍的强弱?”
(2)幼儿跟随教师轻声地学唱
教师提示幼儿注意倾听间奏部分旋律,间奏结束后自己是怎样接唱的,请幼儿单独练习这一部分,做到不抢拍。
师:“仔细地听一听我是怎样唱‘我陪爷爷慢慢走,慢慢向前走呀’、‘我陪爷爷说说话,话儿说不完呀’这两句歌词的。我们一起来练习。”
(3)教师启发幼儿分析这首歌曲中所表现的情感,共同讨论怎样唱好这首歌
师:“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情感来唱第一乐句歌词?(连贯、抒情地)得到爷爷表扬时心里感到怎样?应该用什么情绪来唱好娃娃这部分歌词?(自豪、欢快地)”
(4)幼儿集体演唱,再个别练习,请同伴之间相互评价
师:“说说他们什么地方唱得好?我们大家一起来用好听的声音合唱这首歌。”
3.创编歌表演动作,启发幼儿大胆表现好娃娃在生活中的情景
(1)带领幼儿模仿爷爷走路的基本动作
动作要领:弯腰弓背,下身半踏步,双手自然摆动。
(2)以分解的形式练习新动作,并引导幼儿创编“慢慢走”、“说说话”的动作
动作要领:挥臂扭头,模仿走的动作;双手张开,自然放在嘴巴两侧,做出说话动作来;左右手握拳,使出大拇指,表示对好娃娃的肯定。
(3)让幼儿戴上娃娃和爷爷的头饰,完整跟学两遍,鼓励幼儿做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动作
每位幼儿邀请一位自己的好朋友共同表演,要求幼儿做动作时带上形象、可爱的表情,大胆地运用再现歌曲情绪。
(三)活动结束
教师总结,幼儿讨论,说说好娃娃在生活中,还能为家人做哪些事。
师:“除了帮助爷爷,我们还可以帮助谁做什么事情呢?”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谢谢你们帮家人这么多忙,希望你们今后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都做个乐于助人的好娃娃。”
五、活动延伸
将活动延伸到区角,带领幼儿到音乐表演区进行扮家家的游戏。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扮演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宝宝。
师:“表演时眼睛要看着和你一起表演的小朋友,像玩娃娃家游戏时一样。你也可以请更多的朋友参加到你的表演中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7446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