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设计指导】 中班语言领域讲故事活动《找扣子》 一、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乐于欣赏故事,萌发乐于助人的社交意识。 2.技能目标:学习故事中“别着急

最全题库2022-08-02  49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活动设计指导】
中班语言领域讲故事活动《找扣子》
一、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乐于欣赏故事,萌发乐于助人的社交意识。
2.技能目标:学习故事中“别着急……我们在哪能找到扣子?”等句式,大胆表达,创造性地表演故事。
3.认知目标:理解并知道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中出现的小熊与袋鼠的基本特征。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学习故事中“别着急……我们在哪能找到扣子?”等句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演故事。
2.活动难点:能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和意境美,萌发乐于助人的社交意识。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故事挂图、歌曲《三只小熊》音乐、小动物的头饰。
2.经验准备:幼儿能够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初步具备表演能力。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音乐导入,激起幼儿兴趣,吸引幼儿参加活动的注意力。
教师演唱歌曲《三只小熊》导入,歌曲演唱完毕后,教师引导孩子说一说小熊的外形特征。
总结:教师简单总结孩子的回答,分别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并引出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小熊。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1)出示小熊愁眉苦脸的图片,让幼儿先猜一猜小熊为什么不高兴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2)让幼儿带着自己的猜想听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初步了解小熊不高兴的原因,知道是谁帮助了它。
(3)教师提问,让幼儿来说一说自己的猜想正确吗?小熊为什么不高兴了?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幼儿在活动中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4)请幼儿来模仿一下小熊不高兴的表情。(低头,嘴角下沉,做皱眉状)
2.结合直观教具——图片,生动形象地向幼儿讲述故事的相关内容。
(1)出示小熊不高兴的图片,让幼儿来说一说,你们看见小熊扣子丢了,会怎么帮助他呢?
(2)出示第二幅图片,讲解故事中大袋鼠帮助小熊找扣子的过程,引导幼儿体会故事中的趣味性。
(3)出示最后一幅图片,幼儿理解大袋鼠和小熊拆了好几件衣服后,大袋鼠最终帮小熊为所有衣服都找到了扣子。教师提问,找到的扣子是他最开始丢失的吗?小熊对大袋鼠说了什么?他们分别是什么心情?教师根据幼儿的个别差异对回答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3.教师发放头饰,让幼儿根据自己意愿选择故事角色并自由分组进行表演。
(1)教师先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想扮演哪个角色?为什么?然后给幼儿发放相应角色的头饰,让幼儿自由结组,突出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
(2)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时,教师注意指导的介入时机和正确方法,进行观察和指导。
(三)结束部分
游戏结束:教师创设“小小故事会”的情景,让幼儿再次进行练习,巩固本次所学语言活动,加深故事内容在头脑中的印象。
师:大森林里要开故事大会了,大象伯伯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去参加,我们快再来练习一遍吧!
五、活动延伸
领域延伸:将本次活动延伸至美工区,让幼儿画一画自己心目中的小熊,实现领域间的整合。
【答辩题目解析】
1.请你反思一下今天的试讲表现。
我今天的试讲活动整体表现较为流畅,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我的试讲展示的各个环节设计的较为紧凑,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首先,活动导入师幼讨论生活中的扣子,引出活动主题;其次,朗读故事,幼儿初步感知;再次,通过挂图提问,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最后,创编故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我的试讲展示的所有环节都是以幼儿动脑动嘴为主,这有可能导致幼儿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针对这个问题,我在活动延伸的环节,及时调整活动设置,活动结束后请小朋友进行表演,让幼儿感受到快乐。
谢谢考官。
2.《纲要》中语言领域的总目标是什么?
考官您好,根据《纲要》中的要求,语言领域总目标体现为5点: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谢谢考官。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7445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