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沿线某物流企业A与B并购后组织机构合并,在此情况下,原有两个单位的信息网络的

题库2022-08-02  38

问题 长江沿线某物流企业A与B并购后组织机构合并,在此情况下,原有两个单位的信息网络的融合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在机构融合前,两个单位各自都有独立的广域网络:A企业广域网覆盖重庆至上海,共1个核心节点(武汉长江南岸,100个用户)、6个二级节点(30个用户)和23个三级节点(9个用户);B企业广域网覆盖重庆至芜湖,共1个核心节点(武汉长江北岸,150个用户)、11个分支核心节点(11个用户,包含A企业的二级节点)、200多个扫描接入点(2个终端)。两个广域网的主要传输通道都是通过A企业自建的SDH网络:A企业广域网一二级节点间是155MPOS互联,二三级节点间采用10M MSTP 或2M电路互联,少数链路为40M MSTP;B企业广域网核心和分支机构的互联采用30-50M MSTP互联,少数节点采用4个2M捆绑的电路连接。(注:所有MSTP电路使用仅用于实现二三级节点的点对点连接)A企业广域网承载着办公、视频监控、软交换、视频会议、广播控制系统等业务;B企业广域网承载着办公,视频会议,数十个安全监管业务系统,CCTV、GPS等物流监管系统等业务系统。机构融合后,两个广域网再没有独立运行的必要了,因此要将两个广域网合并成一个网络,清理网络资产、简化网络结构(减少二级节点数量)、优化路由,使网络安全、高效、可靠、易维护、易管理。A企业广域网络结构如图2-1所示:图2-1  A企业广域网结构B企业广域网络结构如图2-2所示。图2-2  B企业广域网结构【问题1】(10分)  在不增加新设备、新链路的情况下,针对现有物理设备及线路给出整合解决方案的整体思路。要求:(1)整合后的企业网络采用层次化设计、简化拓扑,实现核心节点、线路N+1冗余;(2)整合后企业网络的二级节点包括重庆、万州、宜昌、芜湖、南京、上海以及位于武汉的“培训中心”和“武汉分支管理处”。【问题2】(8分)原A企业服务器地址采用172.16.1.0/24一个C类地址段,原B企业服务器地址采用192.168.0.0/24、192.168.1.0/24两个C类地址段。AB两企业用户地址和网络设备地址都采用10.0.0.0/8地址。要求在不影响业务的情况下采用层次化的地址分配方案合理规划地址(禁止使用NAT技术),并提供地址切换解决方案。【问题3】(7分)原A企业采用OSPF作为路由协议,协议进程规划为1,二级节点作为area0边界且往下分别归属于不同的area。原B企业采用OSPF作为路由协议,协议进程规划为10,分支节点作为area0边界且往下分别归属于不同的area。合并前AB两企业之间采用静态路由连接。要求提供两种基于OSPF协议的路由整合方案思路,并比较两种整合思路的优缺点。

选项

答案

解析 【问题1】(10分) 
解决方案的整体思路:
(1)武汉的核心路由设备迁移到一个核心机房,并迁移原有与二级设备的链路;
(2)所有服务器、核心交换机迁移到武汉的核心机房,并实现服务器区与两台核心交换机的默认网关冗余;
(3)统一采用二级、三级节点方式,打乱原有连接方式;对八个二级节点以外的节点都降级为三级节点;对原A企业三级节点、B节点分扫描接入点采用就近接入原则或者就近线路迁移原则,形成三级网络结构;
(4)原有155M线路作主用,30M线路作备用。
【问题2】(8分) 
地址切换解决方案:
1. 所有核心设备整合到一个机房后,在服务器区划分三个或多个VLAN,使原有服务器网段地址不作修改,以保障业务系统的正常使用。
2. 用户地址进行统一规划,采用先横向再纵向的方式对各单位进行地址分配,各单位进行地址分配时对地址进行合理预留,以满足后期扩展。并采用DHCP技术自动分配业务地址。
3. 设备管理地址采用32位掩码、属于单一地址段的地址进行全网统一规划,设备互联地址采用30位掩码的地址进行全网统一规划。
【问题3】(7分) 
路由整合方案:
路由整合方案一 :整合所有路由器到一个OSPF体系中,所有核心设备规划到核心区域AREA 0中,其他节点按归属划分到不同的区域中。
路由整合方案二 :采用多进程OSPF技术,将原有两个单位的OSPF启用两个不同的进程,再进行路由的相互导入。
路由整合方案比较:
第一种方案较优,能使整个网络中的路由更加清晰,区域的划分更加合理,并能有效的进行路由汇总。
第二种方案通常是网络整合中的过渡性方案,实际上在网络中存在两个路由体系,借助于路由体系之间的路由引入而形成互连互通,因此形成的最短路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最短路径,并且会影响路由收敛效率。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39955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