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论企业集成架构设计及应用”为题 1.概要叙述你参与的软件开发项目的及承担

题库2022-08-02  229

问题 围绕“论企业集成架构设计及应用”为题1.概要叙述你参与的软件开发项目的及承担的主要工作2.详细说明三类企业集成架构设计技术分列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含义,并阐述每种技术具体包含了哪些集成架构。3.根据你所参与的项目,说明用了哪些企业集成架构设计技术,实施效果如何。

选项

答案

解析 一、应结合自己参与的信息系统项目,说明在其中所承担的工作。
二、企业信息集成是解决“孤岛”问题的需要,技术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集成架构等相关的研究。构建企业集成平台的首要目的是实现数据集成,即为平台上运行的各种应用、系统或服务,提供具有完整性、一致性和安全性的数据访问、信息查询及决策支持服务。
1、数据集成包括以下3种模式:数据联邦、数据复制和基于接口的数据集成。
数据联邦
数据联邦是指不同的应用共同访问一个全局虚拟数据库,通过全局虚拟数据库管理系统为不同的应用提供全局信息服务,实现不同的应用和数据源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其具体实现由客户端应用、全局信息服务和若干个局部数据源三部分组成。
数据复制模式
在数据复制模式中,通过底层应用数据源之间的一致性复制来实现(访问不同数据库的)不同应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其实现的关键是必须能够提供在两个或多个数据库系统之间实现数据转换和传输的基础结构(以屏蔽不同数据库间数据模型的差异)
基于接口的数据集成模式
在基于接口的数据集成模式中,不同的应用系统之间利用适配器(或接口代理)提供的应用编程接口来实现相互调用。应用适配器或接口代理通过其开放或私有接口将业务信息从其所封装的具体应用系统中提取出来,进而实现不同的应用系统之间业务数的共享与互交换,接口调用的方式可以采用同步调用方法,也可以采用基于消息中间件的异步方法来实现。
2、应用集成
应用集成是指两个或多个应用系统根据业务逻辑的需要而进行的功能之间的相调用和互操作,应用集成模式包括集成适配器,集成信使、集成面板和集成代理4种。
适配器集成模式
采用在需要交互的系统之间加入适配器的解决方案来实现企业原有应用系统与新实施系统之间的互操作。在应用系统提供的API的基础上(在应用系统没有提供API的情况下,可以在其数据库表结构一致的条件下,直接完成对数据库的写入和读出),通过适配器完成不同系统间数据格式及访问方式的转换与映射,进而实现不同的系统之间业务功能及业务数据的集成。
信使集成模式
随着企业中业务应用系统个数的增多,应用系统间的接口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基于信使的集成结构中,系统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通过信使(消息代理)来实现,每个应用只需要建立与集成信使之间的接口连接,就可实现与所有通过集成信使相联的应用系统间的交互,这种结构大大减少了接口连接数量,同时由于采用了信使(消息代理)作为信息交流的中介,可以将应用之间的交互对通信服务能力的依赖程度降到最低;另外,当某一系统发生改变时、只需要改变信使中相应的部分,从而降低系统维护工作量和系统升级的难度。
面板集成模式
面板集成模式和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法中的面板模式很相似,它是从应用交互实现的层面来描述客户端应用和服务器端应用集成的一种方法。集成面板可以为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多种应用提供集或接口,在种模式中包含有一个成多个客户端应用、一个集成面数,一个成多个眼务器应用,集成面板通过对服务器端应用功能的抽象和简化,为客户端应用访间与调用服务器端应用来种简化的公共接口,集成面板在得到客户应用服务请求后,将客户的眼务转换成服务器端应用能理解的形式,并将该请求提交给服务器端应用。
代理集成模式
面板集成模式实现了服务器应用交互逻辑的分离,在代理执政模式中,由于不存在很明显的客户端应用和服务器端应用的划分,它仅需要将待集成的应用间的交互逻辑从应用中分离出来,并对应文件的交互逻辑进行封装,进而是由集成代理来引导多个应用之间的交互。
3、企业集成
企业应用软件系统从功能逻辑上可以分为表示、业务逻辑和数据三个层次,其中表示层负责完成系统与用户交互的接口定义,业务逻辑层主要是根据具体业务规则完成相应业务的数据处理,数据层负责存储由业务逻辑层处理或产生的业务数据,它是系统相对稳定的部分。
从企业集成运行的实现策略上看,EAI主要有如下三种实现模式:
前端集成模式
所谓前端集成模式,是指EAI侧重于业务应用系统表示层的集成,它主要通过单一的用户入口,实现跨多个应用事物的运作,这种方式适用于用户启动的业务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多个跨应用的事物,而且这些事物都需要实时响应的情况(主要指B2C的环境)。另外,采用前端集成模式,还可以实现对已经运行的核心业务系统增加功能或特性的目的。
后端模式
后端集成模式主要侧重于应用系统数据层面的集成,它通过专门的数据维护及转换工具。实现不同业务义勇或数据源之间的信息交换,维护企业整体业务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后端模式就像是一个方便多个应用系统之间数据自动交互的数据管道。
混合集成模式
混合集成模式是前端集成模式和后端集成模式的组合,客户通过基于Web浏览器的客户端(瘦客户)实现对业务应用或EAI服务器的访问,服务请求可以由前端应用系统执行,也可以通过EAI服务器将服务请求路由到后端,由后端的业务应用来执行。这种模式几乎具有前端集成模式和后端级模式的所有特征,主要应用于需要响应大量服务请求,又需要维护多个数据源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的情况。
三、第三个问题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来写自己是怎么做的,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如何解决的。同时文章收尾要对效果进行评价。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3980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