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极点”和“第二次呼吸”及其生理机制。

免费题库2022-08-02  28

问题 简述“极点”和“第二次呼吸”及其生理机制。

选项

答案

解析 (1)“极点”及其生理机制。在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剧烈运动中,由于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不能满足运动器官的需要,练习者常常产生一些非常难受的生理反应,如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率剧增、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甚至产生停止运动的念头等,这种机能状态称为“极点”。“极点”是运动中机能暂时紊乱的一种表现,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大,每分吸氧量水平的提高不能适应肌肉活动对氧的需求,造成供氧不足,乳酸积累使血液pH向酸性偏移。这不仅影响了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还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循环系统活动紊乱,这些机能失调的强烈刺激传人大脑皮质,使运动动力定型暂时遭到破坏,从而产生“极点”现象。
(2)“第二次呼吸”及其生理机制。“极点”出现后,如果依靠意志力和调整运动节奏继续坚持运动,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便会逐渐减轻或消失,此时呼吸变得均匀自如,动作变得轻松有力,运动员能以较好的机能状态继续运动下去,这种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第二次呼吸”出现是运动中机体重新建立平衡的一种表现。产生的原因是运动中内脏器官惰性逐步得到克服,氧供应增加,乳酸得到逐步清除。此外,由于“极点”出现后运动强度的下降,使运动的每分需氧量减少,这样机体的内环境得到改善,动力定型得到恢复。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20162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