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关于“

资格题库2022-08-02  49

问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关于“互感与自感”的内容要求是“通过实验了解互感自感现象。并能举例说明互感自感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材料二高中物理某版教科书:“互感与自感”一节关于“自感现象的演示”的实验内容如下。在图4.6—2的电路中。两个灯泡A1和A2的规格相同,A1与线圈L串联后接到电源上,A2与可变电阻R串联后接到电源上。先闭合开关S,调节电阻R,使两个灯泡的亮度相同,再调节可变电阻R,,使它们都正常发光.然后断开开关S。重新接通电路。注意观察在开关闭合的时候两个灯泡的发光情况。按图4.6—4连接电路。先闭合开关使灯泡发光,然后断开开关。注意观察开关断开时灯泡的亮度。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电磁感应等知识。任务:(1)举例说明自感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自感与互感”的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以采用表格式、叙述式等)。

选项

答案

解析 (1)日光灯的镇流器、电磁炉的涡流现象。 (2)教学设计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知道互感和自感现象。②能够利用电磁感应有关规律分析断电、通电时自感现象的原因。③掌握自感电动势大小的影响因素、自感系数的单位及其决定因素。④掌握互感和自感的原理,会应用原理预防互感自感。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实验的观察讨论和体验,解释实验中发生的物理过程,具备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②通过分析电路结构和实验探究,体会比较研究这一物理学常用的重要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实现知识的自我更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自感现象及自感系数。教学难点:①自感现象的产生原因分析。②通、断电自感的演示实验中现象解释。【教学过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9038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