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 下面是某校高中物理“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一课的教学片段。张老师在讲

练习题库2022-08-02  34

问题 案例2 下面是某校高中物理“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一课的教学片段。张老师在讲述了参考系运动和静止等概念后,播放了一段乘坐观光电梯上行的视频,引导同学展开讨论。 张老师:同学们。谁能说出这段视频描述了什么情景  甲:乘电梯上楼。 张老师:是的,如果甲、乙和丙三位同学在楼下站着等电梯,这时他们看电梯中的乘客在…… 甲:运动。 张老师:对!乘客在运动。那电梯中的乘客看这三位同学,比如看乙同学时,他会认为乙同学在…… 甲:运动。 张老师:很好。看来大家都已掌握了。 丙:老师,我还有问题。甲说的不对,乙同学实际上是站着不动的,怎么说他在运动呢 甲:按照书上说的,乘客看乙同学就是运动的。 丙:乙同学确实是静止的呀! 张老师:大家记住,同学甲的回答是正确的,同学丙的回答不对,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坐标系…… 问题: (1)分析学生关于“运动和静止”的原有观念及其对学习的影响。 (2)分析张老师在该教学片段中存在的问题。 (3)设计一个教学片断,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运动和静止”的相关物理概念。

选项

答案

解析 (1)一部分同学比如甲同学对于“运动和静止”的理解是正确的。但部分学生尤其是丙同学关于“运动和静止”的原概念是:相对地球静止的物体就是静止的,相对地球运动的物体就是运动的。事实上,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参考系本身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原概念对学生学习的影响:①正确的物理前概念是物理学习的良好基础和铺垫。其正迁移作用可成为物理概念学习的资源和概念学习的新的增长点,可使学生尽快地掌握新的科学知识体系。②在一些情况下,学生对物理现象、过程、材料的片面或错误理解而产生的前概念。会成为物理学习的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将影响新知识学习,甚至歪曲新知识的意义,变成学习的障碍。
(2)该教学片断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张老师存在以下问题:①这样的提问,没有具体的指代,学生不用思考就可以立即回答,整个过程表面上气氛活跃,实质上流于形式,学生缺乏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对学生激发思维、培养能力起不到作用。另外。提问的设计也不够合理,如“他们看到电梯中的乘客在……”的回答就可以有很多答案,但学生回答的答案是唯一的,这充分说明问题没有起到激发学生“求异思维”的作用,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获得真实信息反馈的提问才是有效的提问。②张老师在整个教学中的评价语言过于简单,而且对于丙同学的错误,并没有给出解释,只告诉学生“大家记住”是不能帮助学生理解应的,而且也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3)教学片段:
教师:同学们。谁能说说这段视频描述了什么情景  
学生:乘电梯上楼。
教师:是的,如果甲、乙、丙三位同学在楼下站着看电梯。这时三位同学看到电梯中的A乘客是静止还是运动呢 为什么  
学生:运动。因为研究的问题是以三位同学为参考系,相对参考系来说A乘客是运动的。
教师:很好,被选作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常假定它是静止的。大家再思考一下,电梯中的A乘客看到电梯中的B乘客是静止还是运动  
学生:应该是静止的,因为AB两位乘客没有相对运动。以B为参考,也就是假设B静止,那么A也静止。
教师:对,物体运动与否要根据参考系的不同来进行判断,根据刚才的两个例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如果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是不一样的。
教师:非常好,你不仅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例子中,而且也善于总结。现在大家想想三位同学相对于电梯中的乘客和地球分别是静止还是运动呢  
学生:三位同学相对于电梯中的乘客是运动的,这个能够从刚才的第一个例子中得到答案,相对于地球来说是静止的。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的情况不同,对吗,老师  
教师:是的,看来你已经掌握了这个知识.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坐标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903320.html

最新回复(0)